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科学的荣耀属于谁?
热度 8 2023-1-9 10:06
普朗克曾说过一句名言:“ The glory in science belongs to the first person who convinces the world, not the first person who thinks of it. (科学的荣耀归功于第一个说服了世界的人,而不是第一个想到的人。) ”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 ( 1 )要说服世人,一方面科学成果必须有很大的显示度,即有重大价值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817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8
博客访问量1000万随感:追求极致
热度 12 2022-12-20 19:28
从我的博客访问量 600 万起,每增加约 100 万,就写一篇博文留痕。今天访问量已接近 1000 万了,概莫能外。访问量这么高,出乎我的预料,尽管这不是我关注的目标,但表达感谢是必须滴。在此,感谢博主们的积极推荐,感谢网友们的密切关注,感谢编辑们的热情支持。 言归正传。 在现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人心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250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2
何谓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热度 13 2022-12-2 10:03
我看过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其大致可分为三类: ( 1 )点研究:聚焦于一个具体、关键的普遍科学问题,把其做深做透,也就是俗称的“小题大做、小题精做”; ( 2 )线研究:围绕某工程涉及的一个或几个科学与技术问题,以理论 ® 实验 ® 监测 ® 数值模拟等为手段,最后提出防控措施建议等; ...
个人分类: 人才培养|983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3
学者宜多做公益科普
热度 7 2022-11-6 10:18
学者有两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是通过科研结出的硕果为国家强盛添砖加瓦,二是通过科普提升国人的科学素养。 通常意义上的科普,是学者以通俗易懂方式讲授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授人以鱼”,而公益科普则是学者以这样的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科研心得, 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的活动——“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98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7
酷爱简约文风的科学大师——狄拉克
热度 3 2022-10-26 08:39
闲暇时,我喜欢看科学史的书籍和文章,因为这样 可略窥科学创造活动之门径、领悟科学大师“非凡一念”塑造科学之路。因此,我建议每个对世界怀抱好奇的人士,都应多读读科学史,以提升自己的科学品味且从中受益。 析科学大师的经验,均展现了化繁为简的功力;看科学大师的文章,均透露着言简意赅的风格;究科学大师的 ...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684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凝练科学问题以申请基金和开展科研
热度 3 2022-10-19 09:02
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 张彬教授邀请,昨天下午我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北楼第 5 会议室做了一次《凝练科学问题、申请科学基金与开展科学研究》的学术讲座。 2022 年 1 月 7 日,我曾给地大 工程技术学院的青年老师做过一次《 科学问题、科学基金与科学研究 》的学术报告。据 张彬教授说 ,大家听了后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3129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不脱离低级趣味,莫指望批量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热度 11 2022-10-11 14:14
除屠呦呦先生在 2015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外,我国尚未有其他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自此后,每到诺奖颁奖季,人们年年盼望我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年年失望,于是乎人们纠结于期待、失望、抱怨等的情绪中,纷纷吐槽——既有消极的言论也有积极的建言。更有过于乐观者说:“别急,在过 XX 年后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37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11
科研追求:洞察复杂以索简洁
热度 4 2022-10-5 11:21
最近,我看了 John Gribbin 所著的《深奥的简洁》一书(译者是马自恒)。通过剖析大量的经典案例,作者说明:“ 整个世界都是建立在简单的元素之上,它们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动便可成为复杂的整体,从而往往呈现随机的混乱行为,但即便如此,也会遵循简单的规律。 ”这便是“深奥的简洁”。 诚然,学者要从复杂的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45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真学者须有自己的学术标签
热度 20 2022-10-2 13:39
前几天,我和几位朋友聊天时,某朋友说:“上世纪 90 年代,一提到伍教授,同行会把他和统计岩体力学联系到一起;一提到秦教授(本人),同行就会想到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另一位朋友接茬道:“现在,我仅知道某教授戴上了某学术帽子,拿到了某奖项,但却不知道他研究啥?”然后,我听到了朋友们不厚道的笑声。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8572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20
重新认识构造地震
热度 2 2022-9-30 17:46
估计不少网友一看到这个题目,立马会有这样的疑问:诸多大咖搞构造地震(以下简称为地震)已好多年了,难道还没认清地震的基本脾气秉性——诸如地震产生机制、规律、行为?你论及此,莫非想装牛 13 ?呵呵。 其实,即使我装聋作哑,学界对此也有自知之明,在此仅列举一二。譬如,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RC )提出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1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