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议科学研究的思维同化现象
热度 2 2011-5-28 18:10
接触地质工程科研工作者的机会多了,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评审多了,觉得多数人的科学研究思维有越来越趋同的趋势,下面仅举三例: 1、 不管是“博士”还是“院士”,不管是“大牛”还是“小牛”,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或论文交流中知道,这些人研究问题的思路无外乎是:从地质研究入手、结合室内试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47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本博客不欢迎如下“高人”来访
热度 10 2011-5-28 10:40
本人开博客的目的是探讨强震预测学术问题,记录研究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时间也不愿与某些“高人”辩论。为集中精力于学术研究,特此声明: 1、 本人对“地震云异常”、“热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气候或天气异常”等预测地震的研究不感兴趣,本人不愿与之讨论,不愿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564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10
缅甸7.2级地震后还会有大震吗?
热度 1 2011-5-27 17:56
根据我们的研究,缅甸 7.2 级地震发生后,极有可能还会在原地附近发生一个 7.5-7.8 级的地震。预测的 Benioff 临界应变值是 9.05E+08 ,截止到 2011 年 4 月 26 日 ,监测值为 8.78E+08 。由于现在距临界值不太远,现在可做中期预测;当达到临界值时,可做短期预测,结合宏观异常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99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别不自觉成为“洋大人”的奴隶
热度 2 2011-5-27 11:11
就我所知的谈谈,有些科学家,甚至在国际上某一领域有点影响的科学家,整天在做着一些自认为“重要科学发现”的研究。但看看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禁不住为他们的科研前途担忧起来。 这些科学家用在国外高价买来的仪器,自已或带着学生到中国或国外、甚至远到南极或北极取样,回来埋头做实验,再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046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强震前有唯一的前兆异常吗?
热度 2 2011-5-27 09:38
强震前有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那就是震群事件的发生。震群发生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未来大震发生的大体位置,若结合地震空区位置的判断,可使震中位置的推测更加准确。 正如室内岩石加载声发射试验所揭示的,加载到膨胀点时,微破裂开始向未来的主破裂面丛集,震群事件发生。当加载到岩石峰值强度点时,宏观破裂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6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引发汶川Mw7.9级地震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热度 4 2011-5-26 16:23
从孕震区内有文献记载的地震活动性看,汶川大地震至少已孕育了 1370 年,是能量长期累积导致的结果。张培震等人 认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 3 个地质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川西高原作为变形单元震前发生明显的变形 , 并且将变形转换为积累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闭锁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941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论“地震数值预报”方法的可行性
热度 1 2011-5-26 15:40
现在天气预报有较大的准确性,比较靠谱。天气预报如此靠谱,是基于大量的实时观测数据,依据建立的大气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实现的。基于这种想法,不少人自然会想到,把这种思路和方法用到强震预测不也行嘛。 实际上,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能随便套用,把数值分析方法用于地震(强震)预测是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4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再论强震预测与防震减灾
2011-5-26 12:59
无需多言,解决强震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1、 如果我们在数十年前,知道了某一个地区将发生强震(预测的震级准确),就可制定合理的地震烈度参数,从建筑物的抗震源头抓起,减轻未来强震的危害。 2、 如果我们在几年或几个月前,知道了某一个地区将发生强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0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