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kechan

博文

也谈地震预报

已有 3152 次阅读 2011-5-27 13:21 |个人分类: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也谈地震预报(五)
  地震预报是个沉重的话题,它既有科学研究、探索的难点,也有社会的急迫需求,这是目前客观存在的激烈矛盾。从事地震预报的学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更要有严谨的科学品格和研究能力,还必须具备承受来至社会和科学探讨的“残酷”压力。多少地震预报学者即使付出了宝贵的青春,甚至毕生的心血,也没有走出令自己满意的一步。中国的学者如此,地震研究环境、条件一流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也如此。因此,地震前兆不可知,地震预报不可实现的舆论充斥着整个世界的地震研究领域。虽然,很多学者选择了放弃,但还是有不少人(特别是中国人)在坚持。这不是理论上的争论,是地震预报研究的艰难和现实。
  几十年来,在地震预报研究领域内外,自以为是、不切实际、坐而论道、“瞎子摸象”、“不腰痛”的等等大有人在,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科学的问题庸俗化,似乎成了时髦。特别是一次大地震发生后,不知道会从哪一个方面(领域)总会冒出一些人评论一通 ,还抛出一些“高见”,便成为指手划脚的“高人”。记得地震预报的早期,在甚至很偏僻的地方会遇到一些对地震感兴趣且很专注的人,会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 已经解决了地震预报问题。尽管无奈,还是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因为其毕竟是“精神可嘉”,不怪他们的局限。甚至至今还有零星的“毛遂自荐”者,他们是尽心尽力的“有志者”,不怪。还有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当同事们称赞他为世界一流的地震预报专家时,他却更正说:不流,是一。确实,他是一个有建树的地震专家,我们都是读他的书才进入地震研究的,得到我们尊重的。在那个年代搞地震预报的学者中,他确实是一流的,但他的自信程度更高,更幽默。更有甚者,日本大地震后的今天,还真有一个在科学院(自述)工作了十多年的人,自称:在其有生之年,不会放过一个巨震。当有质疑,其还肯定、确实。不知道他属于哪一种人,是不是他觉得每一次巨震都有几十年的间隔时间,届时已经不是有生之年了呢?如果真能做到,其是人类之大幸,诺贝尔奖非他莫属。
   20世纪初,一个著名的美国地震科学家对地震预报研究有点耽心:地震预报研究可能成为骗子、投机者...的场所。真有点害怕,这个预言会成为现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807-448554.html

上一篇:也谈地震预报
下一篇:还谈地震预报
收藏 IP: 123.145.13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