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oChin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namoChina

博文

[转载]牛河梁:6000年风雨神都的云中绝唱

已有 2837 次阅读 2021-6-15 17: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牛河梁:6000年风雨神都的云中绝唱

中国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19-03-1218:25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

一、中华文明之源——牛河梁遗址以及其它重要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图。在辽宁省西部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名为大凌河,她也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大凌河在汉、唐时称白狼水,辽代称为灵河,金代改称凌河。大凌河不仅是辽宁省朝阳市的母亲河,而且与内蒙东部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等一起,共同发育出古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根系之一——红山文化。图中红色数字所标志的地点分别为,1:赤峰红山后;2:翁牛特旗三星他拉;3:巴林右旗那斯台;4:巴林左旗尖山子;5:敖汉旗四家子;6:建平县五十家子;7:围场县下伙房;8:锦西县沙锅屯;9:喀左县东山嘴;10:牛河梁;11:阜新县胡头沟;12:盘锦市郊;13:康平县郊;14:开鲁县坤都岭;15:科左中旗新艾力。

二、牛河梁遗址群的卫星图片。十六个遗址集中分布在海拨六百多米的山梁和谷地,到目前为止,新发现遗址的数量还在增加。数条现代公路以及铁路穿越牛河梁而过,其中京四高速公路为了这个遗址的保护,特地改道而偏移向牛河梁南部的高山,并为此而专门开凿了三条隧道。五千至六千年前,牛河梁的繁荣极有可能与这条古人类迁徙的通道有关,在中国东北部,它既是从蒙古高原进入东北平原的中间站,也是东北亚人群南下进入华北平原和中国中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此外,在五千五百年前牛河梁地区的生态比现在要好,而且当时的气侯也比现在要湿暖一些。与其它红山文化遗址相比,牛河梁遗址所遭到的破坏相对而言要小很多,这体现于相当丰富的考古成果。

三、牛河梁遗址全景图(左侧),从牛河梁远望南边的木兰山。牛河梁位于朝阳市建平县西南与凌源市的交界处。凌源,意即大凌河之源。牛河梁得名于牛儿河,又名牤牛河、牛耳河、牛录河,蒙语则称土里根河,图尔根河。故牛河梁亦称牛儿河梁、牛耳河梁、牛录河梁。据地方志记载,牛河梁曾名为摩天岭,蒙语则称锡默特山。牛儿河本是大凌河较大的一条支流,牛河梁则是这条支流的发源地。

四、牛河梁遗址全景图(右侧)。本博以为,牛儿河、牛耳河、牛录河皆为同名异传,而灵河、凌河亦是同名异传,说不定牛儿河本来与“牛“无甚关系,倒是“灵河”一说更加符合牛河梁的神秘特征,因为牛河梁既是“摩天岭”,则此岭下之河岂不为“灵河”?

五、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所在山梁的地势。所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即以此地为中心分布。当然,目前所知的所有十六个地点的分布,并不一定都在牛河梁上,只不过是以这个中心地点名命而已。牛河梁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小里说,位于辽宁建平县、凌源市与内蒙古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往大里说,位于辽宁省、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二省一区的交界处。不过,这些现代的行政区界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区界在6000年前并不存在。牛河梁地区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在南北方向它是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在东西方向它是东北地区通往蒙古草原的前沿地带。所以牛河梁具有这样的特质: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与华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汇合,在远古时期,它也是这三种文化的人群往来迁徙与交流的咽喉地带。蓦然感觉到伟大的神,总是诞生于一片荒凉与贫瘠之地,一如巴勒斯坦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而荒凉的巴勒斯坦却位于亚、欧、非三洲的交通要冲,亦是东西方文化之交汇点。而牛河梁地区只到现在亦不能称之为适合于农耕之地,考古学家们没有在这里找到古人开展农耕与生活的遗迹,却发现有庙宇、祭坛和大量的积石冢。有学者称这里在五千多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形态,但本博不以为然:这只是一个奇特的原始宗教中心,一个神国。也许它还是一个位于远古交通枢纽之上的贸易中心与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自古有“祝融作市”的传说,祝融是地位极高的神职人员,是古代巫师的首领,相当于一个大“主教”。宗教是如何与原始的贸易活动发生联系的呢?因为宗教活动是远古先民们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宗教活动可以聚集大量分散的人群。所以只到今天,凡有庙会的地方就有集市,有贸易。反之,凡大型的地区交流、贸易中心,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庙宇。可以想象:牛河梁众多的古代僧侣们并不亲身参与农耕以及狩猎活动,但是他们却能从贸易、祭祀以及朝圣活动中受益。他们为周边人群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活动以及信仰。

六、第一地点第一建筑N1J1(女神庙)全景。土木建筑的半地穴式神庙基址。到目前为止,这里只是经过初步的试掘,正式的考古发掘还没有全面展开。作为神庙,这个长度只有18米,最大宽度只有9米的地方可能略显狭窄了,这与现代庙宇根本不能相比。也许这处庙宇只是牛河梁上当年众多庙宇之中规模并不算大的一个,而其它的庙宇也许尚未被发现,或者早已被漫长的岁月冲蚀掉了。

七、女神庙被发掘以前的样子。山岗上满是现代人工种植的松树林,为了发掘,一些松树被砍掉了,留下一片树桩。在这样一片到处是砾石和沙土的地方,种植松树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八、女神庙的主神,泥塑人像头部及肢体出土状态。

九、女神像头部。头上有箍,耳垂上有穿孔。据说在出土时,神像的口内还残留有用贝壳制作的牙齿的痕迹。

十、女神像头部侧面。神像额部以上有箍,但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了。现在她被人们称为“女娲”,但是不是真的“女娲”却很难考证了。人们或许不必众口一词,除了女娲便再无别的想象力,她或许只是当年牛河梁上众多女巫中的一个,亦或许她只是一群巫师所共同尊崇的女姓始祖。在牛河梁,男、女巫师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出现地位上的差异,不过自古以来女性似乎更善于与神灵沟通。

十二、女神像眼内玉睛的正面和反面,玉睛为淡灰色滑石质,背面为钉状,直径2.3厘米。

十三、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手残件。

十四、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乳房残件。

十五、出土的泥塑人像上臂部分残件。神庙内的神像不止一个,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大约有五、六个个体的残留,这些泥塑人像有的如真人大小,有的则是正常人体比例的两倍或者三倍。此外还有一些动物泥塑的残留。

十六、女神庙出土的泥塑熊爪残件。

十七、女神庙出土泥塑熊的鼻吻部位和泥塑的熊下颌残件。

十八、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爪。

十九、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翅。对照第16地点4号墓出土的玉鹰,可以发现这件泥塑的鹰翅与玉鹰翅膀所用的表现手法是相同的。由于女神庙直到现在并未经过完整的发掘,我们不知道这座庙宇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动物崇拜的泥塑,以及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到底是作为守护神,还是作为祖先神?毕竟,以动物作为祖先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在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

二十、泥塑鹰翅的线描图。

二十一、女神庙内墙彩绘壁面的残块。

二十二、女神庙第2建筑址西山台边缘处的圆坑状遗迹。在第一地点,除了女神庙之外,还有另外3个建筑址,那是3个用石头砌墙筑成的山台。第2建筑址北部山台的边缘发现有大片红烧土堆积,在此地采集到一些泥塑人像的构件,这里是否是另一座庙址尚不能确定。但是本博猜测,神庙周边的山台和灰坑,很有可能是一些制作陶器的现场。女神庙及其周边位于山梁的斜坡之上,由于这里的地形不适合摆放大量陶器,所以要在土坡上砌筑石墙,这样就便于在石墙内填土形成较大的水平台地。台地边缘的土坑以及大片的红烧土,正是烧制陶器的火塘。

二十三、女神庙第3建筑址表层的陶器碎片堆积。这些都是无底圆筒形陶器的碎片,大约有上百个圆筒形器的个体。在这个制陶坑的坑底以及坑壁上,都发现有火烧的痕迹。

二十四、女神庙3号建筑址出土的陶筒。这是牛河梁特有的宗教用陶器,一种没有底的圆筒。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指出它们的用途。这些圆筒常见整齐地排列在积石冢的周围,看似守护着冢内的神灵。牛河梁遗址出土的陶筒有数千个之多,这些圆筒的高度约20~60厘米,高矮不一,直径约20多厘米。

二十五、女神庙第4建筑址内的柱洞和火塘。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石器和陶制的炊具碎片,因此,本博推测此处遗址可能是一个厨房,因为即便是巫师们也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二十六、女神庙第4建筑址出土的石饼(锤)和带圆窝的石件(臼),这似乎是用来加工坚果的工具。

二十七、牛河梁遗址第10地点出土的陶罐,这种陶罐在牛河梁遗址墓群中比较典型。一般来说在牛河梁遗址积石冢下层的墓室中会有一两件这样的陶罐陪葬,而在年代较晚的上层墓葬中基本上已不见陶器陪葬了,要么没有陪葬品,要么只有玉器陪葬。

二十八、上图陶罐的线描图。罐身的彩绘,似乎能说明红山文化地区曾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被发现之前,人们根据传说认定民族女祖先女娲出生于仰韶文化地区,但是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发现,使这一地区很快成为研究女娲文化的新热点。本博以为,女娲的传说极为古老,这个传说随着民族的迁移从而实现跨地区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很难确定一个地方存在女娲崇拜,这个地方就一定是女娲的故乡。

二十九、牛河梁遗址第1地点(女神庙)与第2、第3地点的相对位置图。第2地点距第1地点正南方1050米,而第3地点距第2地点只有190米。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经过这里,很可能这里曾经有一条古道,古道边的山坡上就是神庙。

三十、第2地点全景鸟瞰。第2地点(N2)位于建平县富山乡张福店村马家沟村民组西830米、牛河梁山梁南段一鞍脊状山岗上,海拔高程约625米。第1地点的神庙就在山坡高处,俯瞰着这一片庞大的积石冢。

三十一、第2地点一号冢(N2Z1)全景鸟瞰。古人往冢上堆石头的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内蒙古草原的敖包、青藏高原的玛尼堆,都是这种积石风俗的流传与体现。《山海经》记有“禹所积石之山”,恐非为治水而积石也,可能也是为坟墓而积石。积石的用意,最初可能是为了使这些坟墓免受风雨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时间长了,积石演变为一种宗教仪式,以表达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的尊敬。

三十二、第2地点1号冢出土的扁钵式筒形器。这也是一种谜一样的宗教祭祀用陶器,因为它也是没有底的。

三十三、第2地点1号冢出土的扁钵式筒形器。如果是比较高的长筒,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那些长筒的作用是为了“通天”。但是这种推论却并不适用于这些扁平而且带有收口的陶筒。它很像现代用于盛装围棋子的钵子,只不过依旧是没有底的。曾经有人猜测这些筒形器其实是一种陶器座,上面可以放一些陶锅或陶钵。但是这种猜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原因是它们仅仅只是出现在积石冢冢界石墙的内侧,是一排排一圈圈整齐地排列着的,数量多达数百只。因此这些陶筒只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专用陶器,而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而本博以为,仍不能排除这些陶筒就是陶器座,不过它们不是厨房所用的陶器座,而是专们用于放置供品的陶器座。想象一下:五千多年以前,这些陶筒每一只的上边,其实原本都放着一只陶钵或者陶罐,来这里祭祀的人们,都会十分虔诚地向陶钵或陶罐里放入自己带来的供品,这些供品包括各种可食用的坚果,可能还包括肉类。这些供品理所当然会成为看守或者是管理积石冢的僧侣或者巫师们的食物,他们就住在离此不远的山梁上。除了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雨、偶尔用巫术为信徒们治病之外,一些巫师特别是女巫,还是制作陶器的高手。当然,现在的考古结果是积石冢里的陶筒占了绝大多数,而陶钵或者陶罐只是少数,这可能因为积石冢在荒废之后,几千年了,具有实用功能的钵和碗、罐逐渐被路过这里的人拿走了,而无底的陶筒因为太笨重并且实用功能不大,因而遗留下来。

三十四、N2Z1M25(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全景。为了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才掘了这么多的台阶,一直到达基岩层。这是牛河梁积石冢下常见的石棺墓之一,而在一千多年以后,龙山时代的陕北的神木石峁也流行这种石棺墓。

三十五、N2Z1M25墓室。1991年6月3日至8日,由郭大顺先生和他所带领的考古小组发掘。关于墓主人的性别,存在不同的意见。一说为女性,年龄为35~40岁;一说为男性,年龄40岁左右。关于牛河梁遗址及其出土玉器,本博曾在系列博文《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中国东北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与回顾》中多有描述;稍早,在系列博文《玉器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中亦进行过初步的探索。在古中华文明中,还没有任何一处遗址,象牛河梁遗址那样让人令人回味不已,那样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我不知道骨骸的鉴定结果会为什么会出现争议或者差异,这可能因为墓主的骨盆部分腐朽过于严重了。以本博的观察,墓主为女性的可能性较大,她有一对玉镯,分别在左右手腕,而男性巫师通常只戴一镯在右手腕。记得本博对此墓主人的评判是:加冕者,地位和辈分极高的女巫。她有两只大玉冕,自戴一只,入葬时解下置于头颈以下,她的头顶已抵近墓中的石壁,因此不可能在入葬时仍象活着时一样戴着玉冕,这也是牛河梁遗址的通例。另一只大玉冕放在她的腹部下以,这代表了她的地位和职能,她是为人加冕的,被加冕的人即为“天子”,从此进入高级巫师的阶层。本博曾推测红山的巫师们自称“天子”,这也是后世的帝王们自称“天子”的最初的源头。只过牛河梁的“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各司其职。墓主人还有另一只小玉冕在胸部,这其实是一只勒,只不过也做成了玉冕的形状。

三十六、斜口筒形玉器(玉冕)。N2Z1M25:3(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第3号出土标本),淡青色,有黄褐色瑕斑。通长13.3、斜口端宽8.3、平口端长径6.8-5.9、壁厚0.5厘米。出于墓主颈部,横置。关于斜口筒形玉器,有学者称这是玉龟壳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参照了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壳,本博以为这是本末倒置。凌家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红山文化的南传,其出土的玉龟壳介于红山斜口筒形器与玉龟壳之间,且内含铃舌,明显是用作腰铃的。但是红山文化的斜口筒形器多出土于死者头颈部位,应是头冠饰或者束发器。本博一直认为这是玉冕,是套于发髻之上的,并且用骨针或者骨笄之类进行固定。根据本博的研究,玉冕可能与女娲的传说有关,因为女娲是女系氏族时代的创世女神,她本人同时也是一位女巫。根据女娲抟泥造人以及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的传说,女娲同时也是一位生育女神和制陶高手。

三十七、上图玉冕的线描图以及剖视图。关于玉冕,《山海经》中关于“女娲之肠”的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屈原在《天问》中亦有十分奇怪的一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以上就是将所谓斜口玉箍形器称之为“玉冕”的原因。在甲骨文中,免即是娩字,也就是生孩子。无论“女娲之肠”还是“女娲之腹”,或者屈原所说的“女娲之体”,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女性的生殖道。本来,在中国民间俗语中将生殖道称之为“生肠”、“肚肠”或者“肠子”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至今亦如此。女娲是造人的女性始祖,故其“肠”化而为神并不足奇。只是女娲所要造的人实在太多,也就是说后来有很多的民族均将女娲视为始祖,大约人们明白女娲再怎么能生都是生不过来的,这样一来,就又衍生出女娲抟泥造人的神话。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的话,当今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天下百族百姓的祖先既然都是女娲造的,那么女娲自己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然而传说中的女娲是有母亲的,她是赫胥氏的女儿,饱读诗书的屈原又何故多此一问?所以二千多年以来人们对于屈原的辞句其实是误解的。屈原生于战国时代,极有可能见过传世的“女娲之肠”,也就是来自红山的斜口玉箍形器。但是自红山文化以后,除了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偶有出土,世上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复制这种工艺极为复杂的玉器了。所以,屈原才会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从他语气中就可以听出,他问的是一种罕见的工艺品,它是如何匠制的?而并非问女娲这个人,是谁生下了女娲。

三十八、玉冕,第2地点1号冢25号墓出土,6号标本。绿色,有白色瑕斑。通长11.1、斜口端最宽8.7、平口端7.3-5.6厘米、壁厚0.4厘米。

三十九、斜口管状玉器。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7号标本。黄绿色,质匀,底缘面有一处红褐色瑕斑。器长4.6、粗端口径.28-3.1、壁最厚0.6厘米。出土于右胸部。这其实是一枚小型的玉冕,从出土部位来看,应当用作玉勒子。

四十、玉镯。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第4号标本。淡黄绿色,无瑕疵。镯体正圆,内缘平,外缘尖断面三角形。外径6.4、内径5.2、厚.06厘米。出土于右腕部。

四十一、玉镯。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第5号标本。色泽、形制与上一件相同,但有白色瑕斑。外径6.5、内径5.4、厚0.6厘米,出土于左腕部。

四十二、玉勒。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共两件,分别为该墓的第1号和第2标本。两件皆为淡绿色玉,泛黄,用料精,一无瑕疵,一略有白色无瑕斑。标本1(左)高1.2、端径1.5-1.2厘米,出土于颅骨右侧。标本2(右)高1.1、端径1.5-1.2厘米,出土于颈部的玉冕上。

四十三、牛河梁遗址N2Z1M26(第2地点第1号冢第26号墓)全景。墓的形制与第25号墓相同,埋藏极深,应为较早期的重要墓葬。此墓于1991年8月11日至18日由郭大顺等人发掘,墓主人为成年男性。

四十四、第2地点1号冢第26号墓玉器出土状态。由于出土时墓中骨骸排列出现异常错位,发掘者认为可能经过某种啮齿类动物扰动,也许是鼠或者兔之类吧。

四十五、 N2Z1M26出土的双兽(鸮)首玉饰。标本第2号。器为黄绿色,局部有白色瑕斑,精磨,光泽度高,圆润感强,出土于墓主人腹部,正面朝上,背面有三对牛鼻穿孔。器通长12.9、宽9.5、厚0.6厘米。本博研究牛河梁古墓出土之玉器,得出的结论是凡出土于墓主人腰腹部位的玉器,即代表着墓主人之身份特征,根据不同的饰物,确定墓主人生前担任何种神职。这只玉鸮本来展现的是神鸮大张着嘴用力吹气(风)的形象,但是鸮的上、下喙却各自连着一只鸮首,从而极富想象力和艺术较果。墓主人生前应是一位风伯,是地位极高的男性巫师,在红山文化风、云、雨和雷电诸神之中,风伯处于首位。在红山时期,生殖崇拜与自然崇拜曾经是并行的,但是生殖崇拜却逐步让位于自然崇拜,这可能因为红山时代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女性祖先,但是大自然(天)却只有一个。以风伯的地位,他无疑应该拥有一只玉冕,但是在墓中却并没有出现,这是一个疑点。考虑到此墓曾被啮齿动物所扰动,也只有这类善于掘地打洞的小动物才会钻入这么深的墓穴,所以本博认为,可能是鼠或者兔之类叨走了风伯的玉冕。墓主人上半身的骨骸极为零乱,连头骨也被翻转过去了,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四十六、玉鸮背面局部放大图。三个牛鼻穿呈等腰三角形布局(见上图),因此,这个玉饰应是竖着佩戴的。红山文化的这类玉饰应是缝在墓主人腰带上的,以腰带饰表明身份,似乎是来自草原民族的习俗。在后世,只有夏民族沿袭了这一习俗,夏人的王在腰带上佩镶绿松石的青铜牌。商代似乎没有这个习俗,而在商时期,蜀人一度亦佩带青铜牌。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侯一度模仿过北方胡人的装束,其中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代表。所以战国时期中原大墓常有一种盾形玉饰出土,那也是玉制腰带饰,而不同于玉带钩。战国至汉代,中国西南部古滇人、古夜郎国人亦有佩带腰牌的习惯,但是已不限于王和贵族佩带了,普通平民亦可佩带,而这时的腰牌,已与带钩合为一体了。

四十七、第2地点1号冢26墓出土的玉管,标本第1号。黄绿色,有瑕斑。器长4、外径2.2-1.7、孔径0.6-0.8厘米,出土于右胸部。

四十八、坠饰。第2地点1号冢26墓出土,标本第4号。淡绿色,泛黄,有褐红色和白色瑕斑点,有裂纹。器最长6.3、宽6.1、厚0.95厘米。出土于右肘部。M26共出土玉器4件,质料相近,疑为同一块玉料制作。

四十九、玉环。 N2Z1M1出土,标本第1号。出土于左颅骨顶,白色蛇纹石岩质,正圆形。外径1.2、内缘9、厚0.7厘米。这么大的一只玉环,疑为头饰或耳饰,因为上面有穿孔。

五十、N2Z1M4(第2地点1号冢4号墓)墓室全景。1984年8月3日至6日发掘,发掘者孙守道、郭大顺等人。墓主人为男性,年龄约35岁。发掘报告称:右侧顶骨有砍痕。一只大玉冕枕于墓主头骨之下,一大一小两只玉猪龙摆放于胸前。玉猪龙是地神与河神的象征物,河神又称河伯、水伯、河灵、河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一位河神,传说他是一头神猪,执掌天河之水,而猪八戒的兵器是一柄九齿钉耙。传说中的河神一般都极善于筑坝、耕地,所以猪八戒化为人形,入赘高老庄,成为耕地能手。河神与地神合而为一,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又称为句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国语·鲁语》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后土句龙是土神,亦即社神。其父共工是水神,故后土句龙具有水神及土神二性,一方水养一方土,水土是不能分离的,这便是水、土二神的渊源。大禹以治水而闻名,其死后亦被祀为社神,这是又一个例证,中国人治水的终极目的,总不过是为了土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795-1291311.html

上一篇:[转载]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六)
下一篇:平凡的努力 真实的未来
收藏 IP: 115.207.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