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选择理由
张俊鹏 2022-7-3 08:08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选择理由 导语 生物医学工程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工程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领域与医学深度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依据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医学和人体健康问题的一个年轻学科,其应用技术主要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保健和康复等各方面的仪器、设备、材料和系统等,是 ...
个人分类: 科普|22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新时代
张俊鹏 2022-6-29 09:16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新时代 导语 生物医学工程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工程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领域与医学深度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依据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医学和人体健康问题的一个年轻学科,其应用技术主要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保健和康复等各方面的仪器、设备、材料和系统等,是现 ...
个人分类: 科普|25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前世今生
张俊鹏 2022-6-27 09:54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前世今生 导语 生物医学工程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工程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领域与医学深度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依据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医学和人体健康问题的一个年轻学科,其应用技术主要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保健和康复等各方面的仪器、设备、材料和系统等,是 ...
个人分类: 科普|29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四张图揭示环状RNAs的特性、细胞作用和潜在应用
张俊鹏 2022-6-25 21:31
四张图揭示环状 RNAs 的特性、细胞作用和潜在应用 环状 RNAs ( circular RNAs )是一类非编码 RNA 分子,缩写 circRNAs 只是非常特殊的一类环状 RNAs 。大部分环状 RNAs 通过前体 mRNAs 的外显子绳端织结( back-splicing )方式而形成。最新技术已经部分克服了环状 RNAs 结构和 ...
个人分类: 科普|26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细胞通讯推理框架
张俊鹏 2022-6-20 09:40
细胞通讯推理框架 在先前 ( 生物组织内细胞通讯 )已经推荐了 1 篇细胞通讯网络推理的综述论文,里面的细胞通讯网络推理方法都是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但是,该综述论文并没有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因此细胞通讯网络推理效果如何也无从知晓。为了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通讯网络推理方面的效果, ...
个人分类: 科普|18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piRNA关联数据库和计算模型
张俊鹏 2022-6-14 15:35
piRNA 关联数据库和计算模型 与 PIWI 相互作用的 RNA 称为 piRNA ,其长度为 21–35 核苷酸,也是最多的一种非编码 RNA 类型。在长度范围, piRNA 有一部分与 miRNA ( 18-25 核苷酸长度)是重叠的。与微小 RNA ( microRNA ,简称 miRNA )不一样,虽然 piRNA 也属于小非编码 ...
个人分类: 科普|227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机器学习中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
张俊鹏 2022-6-9 10:34
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许多小学都会评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谓“优秀学生”,一般指态度端正、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完成作业和学习成绩好的一类学生,重点突出学习方面。所谓“三好学生”,除了学习好,还要求品德好和身体好,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类学生。 评价学生是否是“优秀 ...
个人分类: 科普|21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让机器真正学习
张俊鹏 2022-6-2 08:51
让机器真正学习 人和动物靠实践探索世界、靠学习认知世界。广义来说,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次广义来说,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狭义来说,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人类不仅自己学习,也逐渐让机器替代自己学习。对于人类而言,机器往往能够学习 ...
个人分类: 科普|16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走进数据挖掘
张俊鹏 2022-5-30 07:31
走进数据挖掘 在汉语中,数据也叫数值,它是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其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数字,也可以是文本、图像、声音等(参考链接 )。在计算机领域,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它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参考链接 )。不管如何定义,一般而言,数据就 ...
个人分类: 科普|16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怎样开展网络数据分析?
张俊鹏 2022-5-19 21:52
怎样开展网络数据分析? 说起网络一词,大家普遍会想到计算机网络或万维网( World Wide Web ,简称 WWW )。然而,计算机网络只属于广义网络的一个分支。广义上,网络被定义为由若干节点和边所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所有的实体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对象或节点,因此有“万物皆可网络化”这 ...
个人分类: 科普|23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6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