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unp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unpeng

博文

SCOM:刻画ncRNA协同竞争的泛癌特征揭示潜在致癌生物标志物

已有 623 次阅读 2023-10-18 09:35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SCOM:刻画ncRNA协同竞争的泛癌特征揭示潜在致癌生物标志物 

恶性肿瘤是一类复杂的人类疾病,其特征是生长不受控制的恶性细胞扩散及组织浸润。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报告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根据恶性肿瘤细胞的类型,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两类:癌症和肉瘤。与健康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的大部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多基因协同作用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提示恶性肿瘤通常是多基因疾病,并且发病机制是由多基因协同作用引起的。 

非编码RNA (ncRNAs)是一类通常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各种RNA转录物。通常,ncRNA分为两类:调节性ncRNA和结构性ncRNA。例如,microRNAs (miRNAs),长非编码RNA (lncRNAs)、环状RNA(circRNAs)和假基因属于调控型 ncRNAs,而核糖体RNA(RNAs)和转移RNA(tRNAs)被认为是结构性ncRNAs。已有研究表明,nc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防治疗开辟了一条有希望的途径。 

作为调控因子,ncRNAs可以通过反式作用和顺式作用的方式调控上千种基因的表达,从而驱动细胞的生物学反应和命运。除了调控因子作用外,通过吸收miRNAs, ncRNAs还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 (ceRNAs),与被吸收miRNAs的靶基因信使RNA(mRNA)竞争。在ceRNA环境中,miRNA作为连接非编码RNA和编码RNA的介质,形成了比miRNA调控网络更全面的ceRNA网络(ceRNAmRNA组成)。到目前为止,有三种类型的ncRNA,包括lncRNAcircRNA和假基因,被广泛认为具有ceRNA功能,并且在临床应用中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生物标志物。如lncRNA H19作为LIN28ceRNA促进乳腺癌干细胞维持,circRNA circTP63作为FOXM1ceRNA加速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以及假基因 PTENP1在前列腺癌中作为PTENceRNA 

ceRNA对恶性肿瘤的调控涉及多个非编码基因和编码基因的相互作用。在ncRNA参与的ceRNA网络中,ncRNA和靶标mRNA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是一对一的,而是多对多的。例如,以往研究已经证明,三种ncRNA, H19MALAT1PVT1KLF4VEGFAZEB1ZEB2四个靶基因协同竞争。这里,我们将一组ncRNA对一组mRNA的这种集体竞争称为“ncRNA协同竞争。研究发现,这种复杂的基因调控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执行着重要任务,被认为是细胞调控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整个细胞系统呈现出功能模块化的特点,每个基因功能模块(即一组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串扰频繁而不是随机的)在复杂的人类疾病(包括恶性肿瘤)中负责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发现表明,作为ceRNAncRNAs可能协同而不是单独在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发现潜在的致癌生物标志物,我们提出了SCOM (Synergistic 竞争)框架(https://github.com/zhangjunpeng411/SCOM/,图1)表征泛癌中ncRNA协同竞争。SCOM首先系统地预测了31种肿瘤类型(包含8001个肿瘤样本)中与ncRNA相关的ceRNA网络。基于提出的ncRNA协同竞争假说,SCOM采用了三个标准,(i) 显著协同竞争mRNA(ii)显著正相关,(iii)显著敏感相关,根据ncRNA和靶mRNA的基因表达数据以及预测的ncRNA相关的ceRNA网络,预测ncRNA协同竞争网络(ncRNA作为ceRNA组成)。通过使用SCOM,我们提供了泛癌症中ncRNA协同竞争的景观,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致癌生物标志物。最终,SCOM为发现协同竞争ncRNA(即参与协同竞争的ncRNA)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有助于阐明恶性肿瘤中ncRNA的协同竞争机制。 

image.png

1 SCOM示意图。(a) ncRNA协同竞争假说。作为ceRNAncRNA AncRNA B共同与mRNA竞争吸附miRNA。在ceRNA竞争背景下,ncRNA AncRNA B之间的串扰以协同竞争形式存在。(b)对于泛癌中的每一种肿瘤类型,SCOM首先扩展了SPONGE方法,通过结合基因(包括miRNAlncRNA、伪基因和mRNA)在匹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和miRNA靶标调控(包括miRNA-lncRNAmiRNA-伪基因和miRNA-mRNA)的先验信息,预测ncRNA相关(包括lncRNA和伪基因)ceRNA网络。通过整合匹配肿瘤组织中的基因(包括作为ceRNAlncRNA、假基因以及靶标mRNA)表达数据和预测的ncRNA相关的ceRNA网络,SCOM利用三个标准推断泛癌中每种肿瘤类型的ncRNA协同竞争网络。基于预测的31种恶性肿瘤的ncRNA协同竞争网络,SCOM进一步揭示了潜在的致癌生物标志物 

为了给生物学家提供一个方便和可访问的恶性肿瘤ncRNA协同竞争格局的网络资源,我们开发了一个全面的交互式数据库,SCOMdb(2https://comblab.cn/SCOMdb/)。通过使用这个基于web的资源,用户可以浏览特定恶性肿瘤中ceRNA相互作用(2a)。它还提供了恶性肿瘤中ncRNA的协同竞争相互作用(2b)。此外,用户还可以查询恶性肿瘤中感兴趣的枢纽ncRNA(2c)。本工作所有数据均可下载,供下游分析使用(2d)。为了帮助用户将SCOM应用于新的数据集,我们还提供了SCOM R包,通过整合样本匹配基因(ncRNAmRNA)表达数据和假定的miRNA-靶标相互作用来推断ncRNA协同竞争(2e)。与现有收集ceRNA相互作用的数据库(ENCORISPONGEdbLncACTdbLnCeCell)不同,SCOMdb侧重于提供ncRNA作为ceRNA的协同竞争相互作用。所提供的SCOM资源将不断更新,并可作为对研究恶性肿瘤中ncRNA协同竞争感兴趣的生物学家的宝贵资源。

 

image.png

2 SCOMdb数据库示意图。(a)泛癌中ceRNA调控研究。(b)泛癌中ncRNA协同竞争研究。(c) 泛癌中枢纽ncRNA检索。(d)提供所有资源供下载作进一步分析。(e) SCOM方法可供用户使用自己的数据集研究ncRNA协同竞争 

本文源于“生物的进化是一段协同与竞争的旅程”,从ncRNA角度研究ncRNA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它不仅仅适用于恶性肿瘤疾病,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人类复杂疾病的ncRNA协同竞争机制研究。识别ncRNA协同竞争的SCOM代码可以参见https://github.com/zhangjunpeng411/SCOM/,配套的web数据库SCOMdb参见https://comblab.cn/SCOMdb/ 

参考文献

[1] Zhang J, Liu L, Wei X, Zhao C, Li S, Li J, Le TD. Pan-cancer characterization of ncRNA synergistic competition uncovers potential carcinogenic biomarkers.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23, 19(10): e1011308.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11308. 

以往推荐如下:

1. 分子生物标志物数据库MarkerDB

2. 细胞标志物数据库CellMarker 2.0

3. 细胞发育轨迹数据库CellTracer

4. 人类细胞互作数据库:CITEdb

5. EMT标记物数据库:EMTome

6. EMT基因数据库:dbEMT

7. EMT基因调控数据库:EMTRegulome

8. RNA与疾病关系数据库:RNADisease v4.0

9. RNA修饰关联的读出、擦除、写入蛋白靶标数据库:RM2Target

10. 非编码RNA与免疫关系数据库:RNA2Immune

11. 值得关注的宝藏数据库:CNCB-NGDC

12. 免疫信号通路关联的调控子数据库:ImmReg

13. 利用药物转录组图谱探索中药药理活性成分平台:ITCM

14. AgeAnno:人类衰老单细胞注释知识库

15. 细菌必需非编码RNA资源:DBEncRNA

16. 细胞标志物数据库:singleCellBase

17. 实验验证型人类miRNA-mRNA互作数据库综述

18. 肿瘤免疫治疗基因表达资源:TIGER

19. 基因组、药物基因组和免疫基因组水平基因集癌症分析平台:GSCA

20. 首个全面的耐药性信息景观:DRESIS

21. 生物信息资源平台:bio.tools

22. 研究资源识别门户:RRID

23. 包含细胞上下文信息的细胞互作数据库:CCIDB

24. HMDD 4.0miRNA-疾病实验验证关系数据库

 

image.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1917-1406349.html

上一篇:SWEET:用于破译疾病个体特征的单样本网络推理方法
下一篇:R和Bioconductor的单细胞多模态基准数据集
收藏 IP: 39.128.54.*|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