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j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jiang

博文

学术研究不端:定义,类型和范围 精选

已有 13415 次阅读 2013-10-16 15:1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出版, 学术, 学术不端, 剽窃

好久没更新博客了,最近手里的期刊Publications发表了一篇来自Dr. Lutz Bornmann的文章“学术研究不端:定义,类型和范围”。感觉写的非常不错,在目前这个论文发表井喷的环境中,给了相关学者和出版界的同仁一些意见和建议。下面是摘自文中的一些句子的翻译,不当之处,请谅解。全文请阅读
http://www.mdpi.com/2304-6775/1/3/87


近些年来,一些国际的科研团体被层出不穷的学术不断的行为所震惊。其中一例,一位韩国的学者Dr. Woo Suk Hwang在2004年2005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2篇文章,最后证明都是伪造的。本文介绍了一些学术不端的定义,类型和程度。

学术不端行为有很长的历史。在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就有很多在公众领域内的欺骗。据Garfield博士的调查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概有1000篇文献设计到学术不端行为,多数发生在英语国家,而且多数是编辑材料和letter,研究性文章很少。除了这些文献,还有一些书稿也涉及到该问题。

学术不端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常用的定义。2000年,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给出了一个目前大家常用的定义:“Research misconduct is defined as fabrication, falsification, or plagiarism in proposing, performing, or reviewing research, or in reporting research results”。最近Fanelli在nature发表了一篇文章,也对这种行为给出了定义“any omission or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t the level appropriate to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research is communicated.”

学术不端有很多种类型,几乎整个研究的每个步骤中都会出现。捏造和篡改数据是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第二个大类是剽窃,在这个电子文档流行的年代,复制和粘贴别人的研究成果变得越来越容易。除了这两大类,重复发表也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香肠文献(每次发表一部分实验数据),还有一稿多投,署名不端。在一些学者眼力,这些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一些世俗的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可以归为4大类:数据的意义,科学的准则,研究生涯和科研产出的压力。


据Fuchs and Westervelt的调研显示大概有0.01%的文献涉及到学术不端行为。Swazey咨询了大概4000名学者,他们中的10%左右承认他们知道最少一起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个最详尽的报告于2006年在nature发表,大概咨询了8000名学者,回复率在50%左右,大概三分之一的承认发现过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8824-733454.html

上一篇:2012年的影响因子出来了,竟然如此巧合,小小的激动下
下一篇:Nutrients 期刊之2013总结篇
收藏 IP: 58.49.169.*| 热度|

9 张鹏举 陈冬生 曹聪 姚仕明 薛宇 陈辉 张玉秀 biofans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