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沧海变桑田”在这里得到真实的体现。直至目前,它仍在不断地生长着、演变着。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上陆地面积增长最快的三角洲。每年平均有10.6亿吨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年均造陆32.4平方公里,河道向海中年均延伸2.21公里。这使得黄河口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湿地。
其中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处,距东营市仅60公里,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94万公顷,缓冲区面积1.12万公顷,实验区面积8.24万公顷。有陆地8.3万公顷,潮间带3.8万公顷,低潮时负3米浅海3.2万公顷。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共有种子植物42科,400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36科,116种。以菊科、禾本科、豆科、藜科居多,代表性植物有盐地碱蓬、中亚滨藜、芦苇、茵陈蒿等。木本植物主要为刺槐、旱柳、欧美杨、柽柳等。有天然苇荡2.6万公顷,天然草地12.1万公顷,人工刺槐林0.6万公顷。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森林覆盖率为17.4%,植被覆盖率为55.1%。现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
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有各种野生动物1555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6种;淡水鱼类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3种;鸟类有367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灰鹤、大天鹅、鸳鸯等51种。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的227种鸟类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有155种,占68.3%;在《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81种鸟类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有53种,占65.4%。
注:本博文文字介绍源于网络。特在此致谢!
图片拍摄者:王从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7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