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圣人无常师,研究生跟导师学什么? 精选

已有 13811 次阅读 2011-12-28 15:56 |个人分类:教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感悟, 学术会议, 学什么

研究生跟导师学什么?俺今天不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儿,单说说业务知识方面的进阶。

学生跟着导师学习,无非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第二,实践技能或技巧;第三,感悟。

第一和第二方面,即跟着导师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或技巧。一般来说,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就可以实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从专业知识量的概念上来讲,研究生阶段一般不能与导师“同日而语”,但从“质”或“阶”或“层次”上来讲,学生基本上可以与其导师“并驾齐驱”。要不然怎么会有“名师出高徒”、“有其师必有其徒”或“什么样的先生带什么样的徒弟”之说呢?

第三方面——感悟,是俺今此番要特别讨论的。感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悟性”,这是很难学到的,或者说我们不可能从一位老师身上学到他/她全部的“悟性”。其实能够学到一点点已经非常难得了!所以出现许多科学巨匠的弟子并非个个超过其师,甚至鲜有出其师右者;当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些科学巨匠的出身并非出自“豪门”。是故,“圣人无常师”是也!

既然研究生不能从其导师那里学其全部甚至大部,是否意味着无计可施呢?非也!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老鼻祖——孔子那里得到启发,“孔子师剡子、苌弘、师襄、老聃”,并终超剡子、苌弘、师襄等,与老聃成为鼎足之势,且有过之而不及也。至于如何向其他教师学习,一般有三种途径:

其一是听课。听课可以从讲授者那里得到对成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炼与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家讲授者读自己的“本行”是不能用“百遍”来衡量的。说实在的,这方面研究生们是最容易忽视的。

其二是听学术报告。报告者在讲述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时,一方面会透露自己的研究思路,此乃研究生最该学习的(而不是仅仅了解人家用什么方法做出了什么东西,好回家“模仿”);另一方面报告者会自然流露出对某些问题的感悟——其实这才是听学术报告的精神实质。俺主张的原则是“听学术报告不分研究方向”,哪怕是离自己的研究方向很远的也是大有益处的。一方面可以扩张自己的知识面,不同方向的知识实际上是可以相互印证、共同发展的;另一方面可以受到启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考虑问题,有利于苦思冥想的问题的解决。

其三是参加学术会议。这是集中时间与精力享受“学术饕餮盛宴”最好的机会与方式,充分利用假期是最好的选择。已经读研究生了(硕士、博士都算),不要做小儿女之态了,放假回家探望父母大人、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是可以的,但回家当宝贝就显得太不长进喽!如果真想增加见识而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我想一般导师是会大力支持的。在会议之余,考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增长阅历与才干的途径之一,即使回程晚个一两天,一般导师也绝对不好给脸色看的。但是开会时到会场点个卯就不见人了,吃饭时又出现了(俺参加学术会议时看见很多),知道吗?这样损失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会议举办方或导师!记得有一次,本来打算与学生一起参加会议,临时俺有事去不了了,学生自己去的。回来后我问她去没去XXX(某名胜古迹),她说“除了会议组织的,就是逛了一下商店,主要是担心多住一两天多花宿费”。当即让俺狠批一顿,老师能够出的起四五千元让你去参加学术会议,难道就不能多出三四百块钱的宿费吗?逛商店在家里逛不行啊?这是什么理解力!?(不过该生还是很有出息的,中科院博士毕业后留下了)

总之,感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只能得到低档次的感悟或觉醒。无论是理性认识还是感性认识,其最高境界都是应用。一是利用其创造新的财富,一是利用其创造新的思想——感悟

PS:肖振亚老师和俺一起祝好友们新年快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745-522980.html

上一篇:哈哈,俺人缘不错,学生们给俺送苹果!
下一篇:带研究生的“三步走”愿望
收藏 IP: 218.25.163.*| 热度|

49 陈小润 李新海 李学宽 武夷山 文双春 刘颖彪 于全耀 王涛 张波 赵斌 刘洋 于雪涛 金小伟 吕喆 曾凤伟 李汝资 李方和 张军波 靳宗振 许培扬 刘玲玲 王加升 余昕 苗元华 周素琴 寇飞 祁昌实 靳峥 肖振亚 米春桥 李志俊 罗先甫 陆俊茜 王雪强 梁俊红 范武 杨甫 佟冬 杨正瓴 景依 唐小卿 吴超 李春华 zck89 crossludo spark aichengzhang zhouguanghui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