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的费用限制了预防性狂犬病疫苗的使用,特别是在家牛身上。皮内接种是将抗原直接输送到抗原呈递细胞数量较多的区域,因此,即使给予较低剂量,它也能产生与常规肌肉注射相当或更高的抗体滴度。本研究旨在于比较肌肉接种1ml灭活狂犬病疫苗(印度免疫生物制品公司产品)的牛与皮内接种0.2ml相同疫苗的牛的抗体反应。这项研究是在不丹的阿哈省进行的,那里狂犬病并不流行。来自27个农场的100头牛被选作研究对象。在接种疫苗当天(第0天)和14、30、60和90天后,使用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测量病毒中和抗体(VNA)反应。总体而言,71%皮内接种的牛和89%肌内接种的牛产生了足够的反应。接种后第14天和第30天,皮内组中具有足够滴度((≥0.5IU/ml))的牛较少(P<0.02),分别为36%和58%,而肌内组中的相应数字为78%和77%。皮内组的平均VNA滴度低于肌内组(p<0.001),平均差值>0.6 IU/ml。虽然低剂量皮内接种确实产生了可检测的抗体反应,但不如肌肉接种。因此,尽管皮内接种有可能通过减少所需剂量来降低接种成本,但这项研究表明,皮内注射0.2ml的单一剂量低于肌肉注射1ml的剂量的免疫效果。在使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皮内接种之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剂量和剂量方案。
Table 2. Proportion of cattle that responded to rabies vaccination (based on VNA titre ≥0.17 IU/mL).
Table 3. Proportion of cattle in each vaccination group with VNA titre ≥ 0.24 IU/mL.
Table 4. Proportion of cattle with VNA titre ≥ 0.5 IU/mL at 0,14,30,60 and 90 days.
Fig 1. Geometric mean VNA titres of intramuscularly (im) and intradermally (id) vaccinated cattle on 0, 14, 30, 60 and 90 days post vaccination.
The error bars indicat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来源:PLoS One. 2019 Jun 10;14(6):e0209946. doi: 10.1371/journal.pone.0209946. eCollection 2019.
Wangmo K1,2, Laven R1, Cliquet F3, Wasniewski M3, Yang A1.
说明:1.无论是皮内接种还是肌肉接种,在只接种1剂的情况下,抗体阳转率已经有如此之高,说明狂犬病疫苗本身的免疫效果很好。
2.用灭活狂犬病疫苗给动物做暴露前预防,推荐的1剂接种方案似乎有些不妥。可能第一次接种2剂,以后每年加强1剂应该更好。
3.本研究中,0.17 IU/mL的中和抗体值似乎是抗体有无的临界值。
4.本研究中,作者将0.24 IU/mL的中和抗体值认为是已经有免疫保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6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