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心有灵犀一点通 精选

已有 7414 次阅读 2022-9-11 23:16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哲学的邀请(60)—心有灵犀一点通

(阅读文献的时候,我喜欢打开音乐播放器,现在正在听粤语版的四季歌,这种情境会让我在阅读时候更加具有敏感性和活跃力)

你在数据的内部,还是数据在你的内部?你在方法的内部还是方法在你的内部?你在理论的内部还是理论在你的内部?我们是否需要考虑数据——方法——理论的适配?是否可以通过这种适配形成新的理论,形成对理论结构的理解?不同的定性研究方法往往采取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从而形成对理论本质和理论与方法之间关系的不同假设。定性研究是否可以对不同定性方法进行混合应用?

从数据去选择研究方法同样需要敏感性,这样可以形成关于定性方法、研究设计、研究问题和理论构建的适配,这种适配过程可以提高对数据——方法——理论匹配的敏感性。这就像雕刻家面对一箱子工具,在雕像的时候游刃有余。这种适配的初衷是使得定性研究更加严谨,同时这种适配是以数据结构为基础的,从数据结构到基础理论的转换说明了数据与理论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定性研究的时候,是否需要考虑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这种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活动和事件流的。当然,定量思维是考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和事件确实是非常不同的实体,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它们。为什么要从时间维度去考量?时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时间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维度去考量事物的过程,会形成结果的多重性和流动性,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多种涟漪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蔓延,有时是长期影响,有时是短期影响。

从时间角度出发,作为多维中的一维来研究事物,从而依据丰富的纵向数据开展研究。纵向数据需要与正在研究的事物所处的时间跨度相匹配,通过纵向数据,结合时间、空间、内容、情感、话语、视觉等开展全方位立体化解读,从而捕捉足够的细节,获得关于事物的新解。从这些N种维度的数据出发,必然需要采取N种方法,这些N种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遍历与组合,尽管它们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通过有序的组合:事件、对象、类、活动、实体等考量研究对象,当我们仅仅关注变量的时候,或许会忽略掉这些实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随着时间的演变去探索事物及现象。

理论是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陈述,呈现的是如何或为什么发生的现象。理论贡献来自于新概念的产生,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象背后概念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应该具有适度的可移植性或适配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数据分析和显示的时候,保持开放性,即不同数据、不同研究问题、不同研究人员都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和显示研究细节。所以在从动态视角考虑现象的时候,需要匹配合适的方法。可以从相互关联的事件、活动、时间和流动等方面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而不是仅仅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从这样的思考出发,定性研究无需单一的范式或者模板,事实上,特定的模板会形成盲点,需要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态化和多样性。由于事物的进化、运动随着时间而变化,这需要在数据中反映或者映射,这需要进行纵向数据的采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跨度来进行数据采集,以捕捉事物变化的节奏和脉络。这或许会改变了研究者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

从解释主义出发,在进行定性研究到时候,是考量通用性还是考量可转移性,这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会以不同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研究对象和理论。我们可以尝试找出不同的方法来审视我们的数据,已获得新的理解。当然我们不能迷失在数据之中,需要非常熟悉你的数据,但是你在数据之中还是数据在你之中,这是关键的。沉浸在数据之中和与数据分离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明晰。这需要发展强大且有价值的理论洞察力。

当然在定性研究中,首先需要使用什么定性方法,这需要研究者对研究有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激活如何制定研究设计;其次,每个定性方法虽然有章可循,但是需要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境进行调试或者定制;最后,数据——方法——理论的适配非常重要,其中方法、工具和它们的适配度需要适合于研究问题和理论。进行定性研究,研究者需要对方法和理论之间保持高度敏感性,这是基础。从方法的角度看,虽然一个方法可能适用多个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万金油,适用每一个研究。同样的,从理论角度看,尽管可能有不止一种方法可以促成理论贡献,但是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形成理论贡献。这就在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尤其是研究设计中,研究人员需要考虑数据——方法——理论的适配性或者适配度。

*注:本文阅读的外文文献为: Gehman J ,  Glaser V L ,  Eisenhardt K M , et al. Finding Theory-Method Fit: A Comparison of Three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Theory Building[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7, 27(3):284-30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1012-1354908.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重新发现质性研究:数据动员,而非假设动员*
下一篇:关于全国招募《知识管理常用的N个理论》合作者的通知
收藏 IP: 218.68.24.*| 热度|

5 郑永军 徐芳 孙颉 晏成和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