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如何治学,做好研究?
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正如《中庸·第二十章》所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对于研究领域,要博学知识,跨学科跨领域学习,要突破横向纵向壁垒。
对于研究问题,详问缘由,要发现问题详细探究,多方询问多处探寻。
对于研究思路,慎密思考,要慎重地思考,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能轻易投稿,不能轻易放弃。对于研究缺陷不能轻易放过,对于数据不能弄虚作假,对于学术不端不能麻痹大意。
对于课题及论文,要辩论明理,避免一言堂,避免闭门造车,要集思广益,采用社会智力资本,采用社会知识资本,吸收他人之所长,融入自身科研中。
对于科研及论文思想火花等,要实践笃行,要切实地力行,无论开始多么渺茫,要践行下去,采用正向积极思维,要将思维、意识、思想转换为行动力,要进行价值化。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对于研究方法,要尽可能多去学习,多掌握多种研究方法,绝不满足于一两种研究方法,最好打破定性和定量的壁垒,将其进行融会贯通,形成混合研究或者融合研究。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对于研究问题,要望闻问切,多和周围的人交流,多观察思考,多去参加学术交流,多去参加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多去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对于研究思想,思就要思的有创意,不能稀里糊涂的。既然思考了,不能满足于现象本身,不能浅尝辄止,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对于研究思路、研究逻辑、研究结构,要进行自恰,要多多利用社会网络去和大家讨论,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即使是相悖的。可以将论文框架、思路等抛到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交流,让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来抨击,从全方位对论文进行一下辨别。有益者采纳,无益者加勉。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对于研究方向,认准了方向就要做下去,坚持做下去,不能虎头蛇尾,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和执着。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对于研究成果,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可以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来充分准备,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冷猪肉。对于课题申报,别人一遍做成的事情,我就做它一百遍,别人申报十次能成功的,我就做好申报一千次的准备,要有屡败屡申的坚守。对于研究方法,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果真是这样做了,贯彻下去了,即使是自我以为科研愚笨的人、科研迷茫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会明确自己科研的道路。即使是科研成果或者科研基础薄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2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