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2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拉萨至林芝 精选

已有 5293 次阅读 2022-6-23 08:32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619  星期日  晴转雨    

记录人:国科大2022级硕士研究生,蒋雯

  长:达娃、吴清涛

我们经过在拉萨的三日休整,今日出发前往林芝市墨脱县。队伍计划在波密住一晚,途中会经过林芝市八一镇。吴老师说他的老朋友潘朝晖老师已经在西藏农牧学院等待我们的到来。农牧学院的后山也是以往的师兄师姐们收获颇丰的采集胜地,我也非常期待。此行第一次的采集就看西藏农牧学院的后山啦。

早上八点,我和吴老师驱车到李曌旭师姐隔离的酒店接上她。这下,我们中科院动物所考察小分队就聚齐啦。我们朝着透过白云也能直照头顶的日光东去,从日光之城到连绵雪山,再到高原江南。我们于下午一点到达细雨绵绵的林芝市。我干燥的鼻腔第一个知晓,这里湿润的气候令我的嗅觉渐渐灵敏起来,湿漉漉的空气中满是牦牛和青草的味道。我们发现沿途的绿化树丛被铁丝网罩着,似乎是害怕被牦牛啃食。有很多细碎的柳絮在空中翻飞,时不时进到车内,我们连连惊叹高原的气候果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们与潘老师在西藏农牧学院大门口会面。吴老师见到老友也顾不得炎炎烈日,顶着阳光便开心的交谈,将我们从北京一路护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藏蜜蜂类图鉴》赠予潘老师。喜悦与感动在大家心中流淌,我作为这一路的见证者与即将成为的参与者也非常自豪。

老友相聚.jpg

老友相聚

下午,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西藏农牧学院的后山。去年有位师姐曾在后山采集到蚜虫新种,但样本量太少,李师姐便打算帮着再寻找一下。我们绕过一个个村庄,终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后山。这里树林阴郁,遍地都是零落在青草间各色各样的小蘑菇,倒下的树木布满青苔,真是我心中最理想的森林呀。大家一起寻找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蚜虫,但对着相似度极高的各种植物,不由连连感叹学科交叉真是太重要啦。由于蚜虫分布广泛,师姐从各种叶子背后都能发现一些踪迹,连连拍照收集,时不时下大的雨也影响不了师姐专注的心。一旦发现自己的目标,大家似乎完全感受不到雨水顺着脖子流进衣服的粘腻湿滑,也感受不到雨衣紧贴在后背的闷热。我随吴老师扫到了几只乘着大雨间歇出来采粉的勤劳熊蜂。这大个的毛茸茸似乎是专为了我这入门新手而来。我挥着扫网不时便有所收获,激动地就地装管。此行从此刻开张,也让我对之后的采集稍有了信心。

冒雨采集.jpg

冒雨采集

米拉山.jpg

米拉山

同行的车队已经驶出很远,我们也开始尽快赶路。路过鲁朗湿地,厚厚的白云连着青葱的山头,偶有露出湛蓝的天空一角。嫩绿的草原上有零零的牛羊躺卧。沿途的村庄颇有些北欧风情,我也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祖国的疆域辽阔、各种地形地貌和各地风土人情。疫情当下,大家也能更加发现祖国特有的美,不出国门也似周游世界。

鲁朗湿地公园.jpg

鲁朗湿地公园

迫龙沟特大桥.jpg

迫龙沟特大桥

今晚我们按计划在通麦休息。吃过晚饭,师姐便打算去路边走走。我也拿着伞,跟着师姐学习一下,时不时想到一些疑惑已久的问题。师姐也腾出拍照和记录的大脑,热心的为我解答。天色渐暗,我拿着头灯帮师姐打光。师姐拍出的蚜虫,嫩绿饱满,让我对蚜虫真容赞叹不已。它们似乎是躲在叶子背后的小精灵,等着师姐发现并带它们回北京,为科研事业做些贡献。哈哈。今晚潮湿的被子倒是让我这个刚经历连日梅雨的南方人非常安心,梦中都有绿茵茵的小精灵在飞。

师姐在夜采.jpg

夜采蚜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6560-1344130.html

上一篇:2022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标本移交并赠书
下一篇:2022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齐聚墨脱工作站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10 刁承泰 李学宽 陆仲绩 康建 黄永义 杨卫东 郑永军 王启云 谢钢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