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思考分类学
2021-6-12 08:12
分类学做什么? What did/do/will taxonomists do? Early days - First 150 years Recently - Recent 50 years Next 50 to 100 years 1 ) 过去做什么? Early days? 2 ) 现在做什么? Recently? 3 ) 未来做什么? In the future? 为什么做分类学?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11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三个问题:分类学家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生存和发展?
2020-2-3 21:05
三个问题:分类学家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生存和发展? Three questions: How can taxonomists survive and thrive worldwide? MICHAEL C. ORR,JOHN S. ASCHER, MING BAI, DOUGLAS CHESTERS CHAO-DONG ZHU Megataxa 001 (1): 019–027 https://doi.org/10.11646/megataxa.1.1.4 摘要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54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培育与引进并举
2019-8-23 20:56
培育与引进并举,建设 生物系统学人才队伍 生物系统学 (biosystematics)研究生物形态、 结构 、分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 生物系统学学者的任务就是发现、描述和理解地球上的物种,试图回答一些基础的科学问题: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物种?这些物种从何而来?有哪些特殊的功能性状?它们如何适应环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20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类群有界,分类无涯 - 随记“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三周年
热度 2 2018-11-24 10:27
类群有界,分类无涯 - 随记“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三周年 从左至右分别为:刘玉素,冯兰洲,。。。陈世骧,马世骏,钦俊德,刘崇乐,熊尧,朱弘复 ( 摄于 1951,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 ) 博士生论文答辩后合影 ( 摄于 1989 年,中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595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慧眼”识虫
热度 3 2018-5-5 21:37
我喜欢发呆,可以自由想象我好奇的事情。所以,只要有利于我发呆的事情,如喝咖啡、喝茶、走路上班,我都尽量满足我自己,尽力偷得少许闲。出去开会,做完自己份内的工作,尽量给自己留足发呆的时段,随心随意随想。思路无边,自由自在。野外工作是最佳的时段,可惜现在还是少了很多。好在家离单位近,慢走30分钟左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878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2013年新春动物系统学书单
2013-2-12 10:10
蛇年新春,我去中关村图书大厦,选择了几本书籍,计划细细研读或作为工具书,并推荐如下: 卢惠霖(译),基因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6页。 选择理由:摩尔根遗传学经典论著。 戎嘉余(主编),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科学出版社,2006:962页。 选择理由:本书有助于现生动物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46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瑟姬小蜂属研究随记
热度 1 2012-11-3 22:59
瑟姬小蜂属研究随记
从1998年开始,我在黄大卫研究员、John La Salle博士指导下,开始研究瑟姬小蜂属( Cirrospilus )中国物种。该属在学术上有一些争议;同时,属内大部分物种纯黄色或者带黄斑。这些黄色斑块一直被学者用于物种鉴别。2002年,我们依据外部形态学特征,在Zoological Studies上发表了1篇分类论文( zoolstud.sinica.edu.tw/Jo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89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功能昆虫群进化
热度 2 2011-3-30 10:29
功能昆虫群 在一个生态体系中,各种不同昆虫形成功能群;在野生与农业体系中,这些功能昆虫群的物种组成、比例与发生动态不同;人类需要面向体系、功能与相关因子来综合研究昆虫功能群,进而合理加以应用。 昆虫系统学与演化研究可以定位在功能群,直接面向国家农林业重大需求,建立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4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2
分类学:科学问题与功能
热度 2 2011-2-18 23:01
1993年,我师从南京师范大学归鸿先生、苏翠荣教授,研究蜉蝣分类学。当时不能理解分类学,更谈不上理解分类学中的科学问题。苏老师悉心教导数次,我都无法领悟。等归鸿先生1995年让我考虑3天,是否需要继续学业的棒喝之下,我才有所顿悟。从此下定决心认真学习蜉蝣类群和分类学的细节 - 这是我硕士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收获。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33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2
分类学:加速研究过程、细化研究环节
热度 1 2011-2-17 07:11
自2008年底以来,我们和澳大利亚国立昆虫标本馆的John La Salle博士一直在致力推动分类学虚拟网络的建立,并于2009年建立了中澳分类学虚拟实验室(http://museum.ioz.ac.cn/VTL/)。 1、“分类学虚拟网络”理念: 以高速互联网为纽带,利用远程解剖镜技术,实现分类学家的动态交流与合作 ...
个人分类: 思路随想|27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1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