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地方志与行业领域志
陈安 2011-1-5 00:08
【受人委托,写一段关于地方志与行业领域志的话】 一   盛世修史,闲时写志   文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一般要靠大段的历史来说明,历史有通史断代史,还有其他乌七八糟角度的历史。   志则有地方志和行业领域志,我看莫言的小说,会发现有些话说某某事迹在地方志里有记载,以说明 ...
个人分类: 书论|42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再次婉约一下,仿写一首歌
陈安 2010-10-20 21:02
  写了几首情诗,朋友说,你怎么还像个20岁的小青年啊,一点没有40岁的成熟和厚重感。   这个这个,也许一感情化,就20岁了的缘故吧。   听了罗大佑的《家II》,有点仿写的冲动,就果然仿写了一首。    你那双忧愁的眼 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    你踩着忧郁的步 似乎在离开我的视线    我关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40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那年轻时相许以身
陈安 2010-9-21 07:10
忘了有多少寒暑更, 在那年轻时相许以身! 《就这么样吧!》 我最挚爱的人 当我爱你,当我也发现了你一样的爱 如何表达才可以让我的心永久地放下 放在时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4492 次阅读|8 个评论
黄昏
陈安 2010-9-1 06:33
    昔君与我诚言兮     曰黄昏以为期         屈原      这次黄昏却没有日落相随   因为有云朵   云朵蔓延至西天   西天就只剩下了霞光      这次黄昏却没有霞光送别   因为有细雨   细雨密如苇席 ...
个人分类: 艺论|2960 次阅读|6 个评论
苏东坡这样算自我剽窃吗?
陈安 2010-8-31 05:33
  我相信科学网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读过《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是的,是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的诗,而且还应该是他引以为骄傲的诗歌。   因为,按照钱锺书的了解(《宋诗选注》第69页),苏轼后来又多次使用了这首诗的意,比如:   1,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以敛昏。&m ...
个人分类: 文论|4195 次阅读|4 个评论
想与你洗尽铅华梦
陈安 2010-8-20 21:24
  偶像歌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适合成为偶像,男的如周杰伦,女的如邓丽君(算是古老的偶像了)。   在周杰伦之前,在台湾男的偶像歌星也有很多,比如非常老的刘文正,费玉清(我最喜欢,从14岁的少年到41岁的中年男人,一直没变),有点老的如童安格,周治平等,好像张信哲还要稍微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7991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宋诗选注》第一首看钱锺书先生的七个卖弄
热度 1 陈安 2010-8-18 06:21
      塞上     作者: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   尽提金勒向云看   看钱锺书先生的注,就可以看得到卖弄的博学,当然,我欣赏这种卖弄,你想卖弄,可是肚里没货不是?!   卖弄一:在对柳开的介绍中,他认为柳开是欧阳修等 ...
个人分类: 书论|631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七夕再感怀
热度 1 陈安 2010-8-17 02:43
  我一位很好的朋友评价我的文章说:那篇《 今夕何夕七夕感怀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27 )是所有文章中最好的两篇之一。   也许,还是朋友更喜欢伤感的情绪罢。   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抒情散文这一类,也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类文章,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375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我亘古的渡头在那里 我航向的归程在那里
陈安 2010-8-2 05:08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或地区,很多人会有浓烈的乡愁情节,当家乡长期无法到达的时候,更加强烈。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让人只想到快点离去或者回去也是为了报仇,则做得太失败了。   对于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名字原来叫埃德蒙-邓提斯,回乡的目标就是复仇。   也还记得电影《书剑恩仇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449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段无所谓的轻轻寂寞
陈安 2010-7-28 05:00
  有一首歌我找了八年,现在才终于找到它。   就是这首简单的《当太阳苏醒》,刚刚听到它的时候还是在澳大利亚,我错过了北半球的冬天,而多享受了一个夏天。   在纽卡斯尔的秋天到深处之前,我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市,回到北京后写下了厚厚的《南游记澳大利亚印象》。   而在这个寂寞 ...
个人分类: 告别的年代|402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