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悼念从未谋面的陆宏钧教授

已有 5550 次阅读 2008-8-13 14:35 |个人分类:告别的年代|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文属于旧作重读,但是想着数年前就已经逝去的人,还是会让人不禁悲伤。几年之后,能够依然怀念旧人的已经不多了罢......】

  香港科技大学的陆宏钧教授因为肺癌晚期于几年前在他60周岁时去世了,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却受过他的间接影响,所以写篇文章纪念一下。
  
  陆宏钧教授认识我爱人宁宁的导师周教授,因此,在大约1998年,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副教授的他就曾经让周教授推荐人去新加坡做一段时间的研发工作,周教授就推荐了宁宁,之后和陆宏钧先生的联系工作却基本是由我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E-mail,不过,后来那个岗位有了合适的人,宁宁也就失去了那个机会。也许是因为来往信件多了的原因吧,他心下觉得过意不去,就推荐了宁宁给他在香港大学工作的朋友张博士,然后才有了宁宁在香港接近3年的合作研究,因为宁宁在香港的时候我去探过亲,去的时候顺便找了一下合作研究的机会,且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林博士处找到了一个叫作Research Associate I的职位,更好的是,这个职位可以同时提供给我和宁宁两个人,让我们两口子同时可以享受一起购物、生活的乐趣,回忆起来很是有意思。
  因此,可以说,我们所以能去香港工作,和陆宏钧教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因为他的原因才造成了我们的第一次去大陆之外的地区开眼界。
  
  宁宁在香港大学工作的时候,陆宏钧教授已经去了香港科技大学做副教授,不到几年就成了教授,大家不要轻视这个职位,要知道在香港很多副教授的水平比我们的科学院或者工程院的院士们都高,教授则一般肯定超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估计吧,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也可见我们国家大多数院士的价值是如何低),而香港各家大学的教授又是如此之少(因为香港采用英国的职称体制,一个系有时候只有1-2个教授),和我们国家现在教授到处是,水平却在香港或者西方国家连助理教授都没有资格申请成了鲜明的对照。
  
  宁宁多次从香港大学到香港科技大学找陆宏钧教授请教,事实上,应该说陆宏钧教授成了宁宁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之一,而她在自己的论文上也注明了作为导师之一的陆宏钧教授。
  
  我不仅在1998年的时候用宁宁的名义和陆宏钧教授来往过E-mail,自己也曾经和他联系过,当时他从宁宁那里听到我也希望有个到海外合作机会之后,也推荐过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只是很可惜没有找到合适机会而已,不过因为我通过古怪的途径最后还是去了香港的缘故,所以也算是受惠于他了,心下对他深为感激。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还是通过宁宁的导师周教授,我听完之后很是惊愕。回想起他对我们这些后生小子的影响,觉得需要写段文字来纪念一下,就草成了一段。
  有机会我更希望介绍一下他的学术成就,不过因为他成就的很高,超过我的知识范围,所以,我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对此有个准确的评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34989.html

上一篇:什么叫成功?——应该是拥有不断改换生活场景的能力
下一篇:我眼中的重播电视剧《汉武大帝》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