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陕游记】慈恩寺,而非大雁塔2

已有 3966 次阅读 2009-5-2 09:46 |个人分类:论游—走遍中国|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雁塔内都是木楼梯,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因为每一层高度都比现在的住宅楼要高得多,所以,楼梯就显得有点陡峭的样子,上去时不太觉得,下来时就有点头晕。

  大雁塔是四边形的,但是,每边都微微凸出一些,以使它看上去有点圆润的意思,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塔内每层都以中心为对称中心而呈现出十字形的样子,十字的尖端都是对外的窗子,这样,整个塔就有很多被填实的地方,而我在上去前,还以为塔内会是全空的意思呢,只是有个薄薄的外墙。于是就真为玄奘法师在塔内如此局促的办公室完成那么大的翻译事业而发愁了,因为每层的空间大概连现在的办公室的大小都没有。

  当然,这塔重建过,不知道原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结构。

  由于这塔确实有名,所以,我几乎每层都想好好看看,结果就耽误了一些时间,从塔顶可以看到李红在下面等待的样子,她的神请淡淡的,猜测也许她平时也是宠辱不惊的神态吧,就笑了笑。

  终于看完了所有的七层,每层都有些字画,我觉得稍微有点粗陋,并不是名家所留,且风格杂沓,没有觉得和大雁塔能够匹配。而中间的一层还有一个大脚丫子印,很大,应该有我脚丫子的10个大,一看说明,原来是佛祖的脚丫子,每个脚趾上都有带着深意的纹路,而守着它的人身边摆了不少纸印的模子,一看就知道是靠这个来挣钱的,也就没有特别留意,便下来了。

  李红还站在下面等待,于是我们再走,就到了慈恩寺的大殿,明显是新建的建筑和里面的浮雕,让我回忆其在福建湄洲看到的妈祖庙,也有一部分是崭新崭新的,让人游玩的兴致一下子就没了。

  慈恩寺的殿堂并不太大,游客也不多,里面其实还是和慈恩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玄奘法师的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说到后来玄奘法师生气的事情,那时候已经是他从印度回来很久的事情了,而且面临的事情就是俗事,好像并不值得他这样的大智慧之士生气,但是还是生了,看来,真佛毕竟还是难做的。

  其他则都是玄奘的传奇故事了,包括他去印度的跋山涉水,中国人都知道,但是,中国人不太知道的是他在印度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在那里研修佛学之外,还经常被邀辩论,他总是大获全胜,甚至因为要争夺他作为嘉宾,两个国家还要开仗,让人觉得知识的价值是如此之大。

  应该说,洛阳白马寺之后,玄奘是第一个更出名的出国留学人员,因为盛唐,因为西游记,他的痕迹更加显著,这也是机缘巧合了,毕竟,在佛学翻译家里,他仅仅是几个之一罢了,但是现代的我们往往会认为他是唯一一个。在他之前的一位翻译家甚至是天竺国人,完成的是梵译汉的工作,从本国语文翻译到古汉语,而玄奘还是从外语翻译到中文,这个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汉学家的价值比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懂外语更难得。

  由于中国人对知识和文字的爱恨交加,而又由于中国的皇帝皇后太后们对佛教的痴迷,很多佛学经典被我们保留了下来,而印度却缺失了,所以,现代的佛学经典很多得从中文再翻译过去,当然,也许有夸张的成分,我个人觉得,印度人西化程度比我们厉害,应该不见得会介意那些古代经典佛学著作的流失。

  此外,玄奘法师自己建立了一个佛学的门派,算是祖师爷这个级别的人物,这很正常了,毕竟,有如此多的见识和对佛学经典的掌握,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了,自己做点创新性工作太正常了。

  现在很多佛经都是玄奘或者他的学生们翻译的,我觉得翻译地很佛家味道,不知道他们当年是怎么遣词造句的?真是厉害!

  慈恩寺里的东西不多,不过因为我现在旅游都只带脑子去,而不带笔,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尤其是寺里的细节,如果能够当时再多记些,我想还会把这篇游记写得更充分些。

  也许,我懒了

  也许,是老之将至了......  

  也许,真要去青灯古佛,就真的不需要想什么也不必再记什么了......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229404.html

上一篇:【陕游记】慈恩寺,而非大雁塔1
下一篇:中国式科研团队的7种组建模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