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科学家精神之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精选

已有 4201 次阅读 2023-5-30 10:09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作者按】前段时间,我做了一场三个小时的《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公众报告。其实,自己是第一次讲这个主题,陌生而有些挑战性,好在这些人物和精神都是自己熟悉的,所以还倒不算费劲。恰逢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就分享下当时讲演的第一部分PPT文字稿。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大力弘扬六种科学家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很多科学家做到了这一点。下面,我们举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一,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日)

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展出了一封钱学森写于19556月的信件洋溢着他归国效力的满腔热忱。钱学森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钱学森始终以祖国为根系,以报国为使命。1935年,钱学森作为公派赴美留学生进入美国麻省理工航空系学习,28岁时,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火箭专家。优厚待遇面前,他却决心回国,几经波折,直到1955年才登上归来的轮船。钱学森说:“我打算竭尽努力,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归国仅一个月,钱学森就迫不及待地深入东北考察调研,开国大将陈赓还专程从北京赶来接待他。

二,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是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经济数学模型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1985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即将结束时,因心脏病猝发而逝世。2009年,华罗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访问,结束后毅然回国,成为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新中国诞生后,他又一次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把自己的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当年他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华罗庚先生正是这样用一生的行动,铸就了当代科学家爱国主义的高大形象,是当今爱国主义教育活生生的好教材,尤其是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三,杨振宁

1922101日生于安徽合肥,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先生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13项伟大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1971年开始,杨振宁就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他跟几代领导人多次研讨中国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问题,主张重视基础理论的发展。他十分关心新中国的科研力量,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成立了“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学习深造,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杨振宁在美国好几个城市举行演讲,许多美国人,因为受他的影响,开始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并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报告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对当地的华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杨振宁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以下是CCTV在感动中国2021年人物颁发奖状时给的判词——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

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

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

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四,邓稼先(1924625日—1986729日)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回国。1958年起,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九院901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9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

——“假如生命终结之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33年,朝夕相处的日子只有6年,而能过快乐而平凡家庭生活的就只有结婚的前5年。其余时间,许鹿希除了思念就是每日惴惴不安的担心。即使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也不能完全属于她。

有一天,邓稼先拉着许鹿希的手,说话的声音虽然微弱,却是那么坚定:“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住院363天,动了3次手术,一直疼痛不止。即使这样,占据邓稼先脑海的仍然是中国的核事业。他忍着病痛和核物理学家于敏共同书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1986729日,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生命。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五,袁隆平(193097日-2021522日)

“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他是一位耕耘者,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名满天下时,他专注于田畴;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下田,病危之际不忘挂念水稻问天气。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百姓们爱戴他,不光是因为他的勇于创新、坚毅执着、卓越贡献,还因为他的朴实无华、躬耕田野、自平凡中来的伟大,也因为他的家国情怀与风范传承。

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我知道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当我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时,‘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名目的科学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

六,屠呦呦

19301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举世闻名;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在屠呦呦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七,王选(193725日—2006213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所长。

王选院士是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非凡洞察力与影响力的战略家。他时刻关注国内外技术前沿的最新动向,他有卓越的技术判断力和前瞻意识,一贯倡导自主开发原创性核心技术,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倍加爱护和支持;他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鼓与呼,并且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制订参与者及身体力行的建设者。

王选院士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及引领者,是促进中国技术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先驱者与推动者。他不仅亲手将激光照排技术大规模普及应用,使行业发生革命性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而且,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权威性,促使其他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八,李小文(194732日-2015110日)

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今池州),遥感、地理学家。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小文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1986年,李小文在美国的学业完成后便选择了回国,参与国家建设,他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的创建,这为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如今被大范围的运用于中国的遥感技术,在遥感这个领域,李小文在国内地位很高。

合影.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389907.html

上一篇:说给准备进入夏令营的大三同学们
下一篇:悼念我国著名的代数学家万哲先院士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7 张晓良 苏德辰 张林 康建 吕秀齐 吴斌 王涛 檀成龙 高峡 崔锦华 李振乾 徐芳 窦华书 姚远程 牛凤岐 王成玉 guest5088382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