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已有 2552 次阅读 2015-3-1 00:3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晚,和博士生通电话,询问某项研究的进展情况。博士生说,读到某教授一篇相关文章,写得不错。我问,这篇文章使用了哪些文献材料,尤其是别人注意不多的材料?是否使用了出土文物资料?如果使用了,是如何使用的?文章对研究对象的起始与变化,尤其关键之点是否都谈到位了?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章有哪些地方论述出色?哪些地方论述得还不够?哪些地方对你有明显的正面借鉴意义?哪些地方从侧面甚至反面给了你启发?就这个课题而言,从他的文章来看,你继续进行这项研究还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连珠炮似的问话似乎让同学有些吃不消了,电话中回答不干脆。听声音,最后似乎带了点儿哭腔。我说,这其实都是最基本的问题,方法课上都讲过的。

      说到我自己的体会,同学们常说,老师真神,几分钟,甚至一两分钟就能看完一篇文章,并提出关键问题。前天同学下载的一篇文章,被我无意看到了。马上就文章中出现的新材料为同学构思了一个有较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我并不是神仙。窍门在于,文章都有主次,我只抓住问题核心思考,其他信息不进我的脑子。

      我对每届同学都提出,读研究生特别要注意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不要在无用、或用处不大的地方死抠。李学勤先生在一篇访谈中讲到,他年青时遇见过一位先生,花了很长时间啃一部价值不大的书,精力耗费不少,收获不大。李先生说,本该就此罢手,没想这位又去读那位作者另一本更大部头的著作,浪费大好青春,终于一生成就不大。

    思维的方法看起来比较抽象,其实是很具体的。比如我读硕士、和博士时着重考据。那时方法论的书满天飞,都是讲西方学术方法的。我写的文章不很引人注意。实际上,我的考据是有理论思维作为背景的。所以最终能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中体现出理论意义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现在相关研究都是跟在我的后面走。有教授们,更多是硕士、博士研究生。但这些跟风的人,使用的不是自己体会出的研究方法,多不是用自己的前期具体成果来提升出理论,很难超越我的研究,而我已经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向前行进了。当然这种研究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耐得住寂寞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我曾以玩笑的口吻对同学们提到一件类乎笑话的事儿。前两年,有一个大刊物的资深编辑对我说,老姚,我愿看你的文章。丝丝入扣,讲得清清楚楚,读起来很舒服。某某教授的文章,看起来真难受,要不是主编压下来,早就扔纸篓里了。没过一周,另一个大刊物的另一位资深编辑又给我讲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可笑的是,这位编辑给我提供的陪衬人也是同一位教授。我对同学们说,表达要从读者出发。要让人家读了你的文章有所收获。要让读者的阅读过程是愉悦的,至少是顺畅的。文章写得疙疙瘩瘩,编辑不看就给你扔到纸篓里了,不是白写了?就是花了银子,登出来,读者也不买账。谁愿意花钱买罪受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好的词作,要“语语如在眼前”,如果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学术文章其实也是同样道理。

     至于口头表达,用我母亲的话说,是“一半天生一半学”。先师华钟彦教授曾对我说:“小鸥,你是个天生的教员!”我平时说话乱来,但在讲台上注意分寸。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我发言,场面立刻就安静下来。只有一次,有人捣乱。丑角是河北某师范大学的副校长王某,我写过一篇博客说这事儿,扯远了,打住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870864.html

上一篇:《诗经·邶风·谷风》与清华简《筮法》“雠”命的说解
下一篇:柴静的雾霾调查与中国的社会改革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7 李伟钢 周健 刘俊伟 尤明庆 田青 文玉林 zdlhs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