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秦始皇的著作即将面世

已有 3485 次阅读 2013-4-10 23:4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秦始皇

   据报载,秦始皇的著作即将面世。当然,这个消息是隐藏在报缝里的,否则还要我说什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5日星期一A3版刊登《竹书<老子>揭示古书版本演变复杂性》,副标题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卷)上海首发"。文章透露,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文献,包括《赵正书》在内。“力争近期问世”。什么是《赵正书》呢?《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上述文章没提,我认为就是秦始皇的著作。秦始皇名为赵正,(2010年9月,我曾在新浪博客上传过一篇名为《秦始皇叫什么名字》的短文,附本博文后,可以参看)所以他的书叫《赵正书》。这是古书命名的通例。

   署名毛的一首词说秦始皇和汉武帝“略输文采”,汉武帝的诗篇估计能传几千年(前提是中国文化不完全毁灭)。秦始皇的著作能否比帮主的词流传得长些,要材料公布了才好说话。

 

附:《秦始皇叫什么名字》

      如果问大家“秦始皇叫什么名字”,多数人会回答说:“嬴政。”因为一般历史读物及通行教科书中都是这么说的,然而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秦始皇叫什么名字呢?正确的回答是“赵政”。

  有关秦始皇履历最权威的文献是《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开头就说他:“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古人在为《史记》作注解时,已经注意到关于秦始皇姓名的来由。《史记》裴骃《集解》说:“徐广曰:‘一作正。’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正。’”“司马贞《索隐》说:“生于赵,故曰赵政。一曰秦与赵同祖,以赵城为荣,故姓赵氏。”

  根据前述《史记·秦始皇帝本纪》及《史记》最权威的注释“三家注”,可以知道秦始皇姓赵名政(正)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但真正理解这一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比如,为什么说秦始皇“姓赵氏”?“姓赵氏”是什么意思?包括前引司马贞的《索隐》对此都说得游移不定。其实,《史记》关于这一问题说得十分清楚。

  《史记·秦本纪》叙述秦人先祖的历史,说:“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早)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秦始皇家族发展史上有名的人物非子为造父的直接后裔,秦始皇家族的源流十分清楚。

  从古史记载来看,秦始皇生前从来没有自称为嬴政,别人也没有用这一称谓来为其命名,为什么现在的人们称秦始皇为嬴政呢?这主要是因为不清楚先秦时期姓氏制度及其变迁的缘故。

  先秦时期人们有“姓”有“氏”,“姓”与“氏”有联系也有区别。姓和氏都用于标明根据一定的世系所肯定的血缘亲属关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姓一般来说比氏要古老,姓所包括的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族群比氏要大。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而氏则往往随着历史的发展、缘各种情况而发生变化。一个氏可以派生出许多其他氏来。

 

 姓的产生缘由相对比较简单。虽然人类学家对其有多种解释,但中国学者传统来说往往围绕《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来讨论这一问题。氏的产生就复杂多了。郑樵《通志·氏族略》归纳氏的产生之由有34种之多,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以封邑为氏、以官守为氏,以爵称为氏、以先祖名讳或谥号为氏等。

  以秦始皇所持有的姓和氏来说吧,先秦时期的嬴姓诸侯国很多,仅《逸周书》所提到的就有十七个。嬴姓各支中,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只有秦国和赵国的国族以“赵”为氏。他们都是“造父”的后裔。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秦始皇的“姓”是“嬴”,而“赵”只是他的家族“氏”,司马迁为什么说他“姓赵氏”呢?这可以分两层来说。

  其一,先秦时期的“姓”原只用在女人的私名上。从古代礼制来说,这是为了“别婚姻”,即实行“同姓不婚”的古制。而男子的私名只系以氏而绝不称姓。张淑一博士的《先秦姓氏制度考索》一书对此有详细的讨论。

  其二,我们现在习惯上所说的“姓”,是在战国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并在秦汉时期成为定制。这种我们现在习称的“姓”,主要是以战国的“氏”,加上古“姓”及新产生的“姓”集合而成。换句话说,可以认为我们今天所习称的“姓”,其实就是战国时候的“氏”。

  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称秦始皇为嬴政完全是一个误会。再说,我们中国人有“名从主人”的习惯,人家自己不这么称,硬要给人家强加一个称呼太不合情理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679047.html

上一篇:何年伯的字
下一篇:学生私自发表论文的当代小八卦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6 柏舟 鲍得海 李伟钢 李学香 刘全慧 ycjy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