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菊与刀:日元国际化为何失败

已有 3973 次阅读 2014-8-11 11: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纵观历史,日本文化似乎是对外国的照搬和模仿,但实际上却是经过了日本人的思考和选择,为了更合适地适宜于日本而被重新加以创造的产物,其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在儒家文化开始传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在如饥似渴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同时,将儒家的抽象原理还原为个别的具体规范,运用于不同层次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上。这种实用性的结构构成了日本人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基本认识。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迅速而全面的,而游戏规则是日本人自己制定的,根据日本社会的文化特点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应用和改造。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以来日本能够迅速接受西方文化并领先中国的主要原因。

然而,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日本文化突出的是对特殊主义的承诺,胜过了对普遍价值的承诺。日本人擅长于这种具体行为规范的操作。这种文化特征投射到社会关系中就是坚固的私人关系成为主要内容,私人情感与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成为社会有效的动力因素。在自己的系统和序列内,人与人相互依存关系非常紧密。这是日本在历史上长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日本人能够在松下模式下创造奇迹的直接动因。这种观念的极致就是内部外部的区分。在日本殖民地最繁盛的时期,其官方对“内地”与“外地”甄别如下:所谓内地是指在日本帝国宪法下自成一个法律区域的地区;相反,所谓外地,是指排他性实施日本统治的地区。这种区分明显是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欺凌的民族悲剧的根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的固有文化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松下模式的终结。终身雇佣制的弊端越来越显现,环境在变迁,人的追求也在变迁,这使得终身雇佣制一步一步走向衰落,2001年,松下、富士通、NEC、索尼等各家电子公司相继宣布裁员计划。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591家企业中,只有9.5%的企业表示坚持终身雇佣制,而38.3%的企业表示终身雇佣制已经不需要。这体现着欧美资本主义自由、享乐等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经济竞争逐渐导入并影响到了日本主流价值取向。日本吸收了美国的大众文化,如体育、电影等享乐文化,不少人逐渐崇尚西方的自由享乐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很多传统习惯逐渐流失。事实上,日本摄取外来文化的要求过于急切,甚至把一些无用的、不合自然的东西都盲目地吸收进来,过分倾慕外国的东西,不能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化特质,往往无条件地持有一种劣等感,或者表现出排他性和毫无意义的过分自尊心理。

日本文化的输出则仅局限于小众发起的次文化,如动漫游戏、日语中的某些用词(卡哇伊、御宅族)。日本漫画的人物身体和四肢比较接近真人,头和眼睛比较大,鼻子和嘴巴比真人小。日式漫画向来不刻意描绘人种特征,人物通常具有异于常人的人格和情绪表情,不少文化产品则充满了血腥暴力。日本人不是用道德,而是以纯粹的审美来判断是非。德川幕府曾尝试修改身份地位,以强行压制大众文化里的快乐主义、铺张浪费和情色元素,这种介于官僚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战争,现在仍然在继续。“菊与刀”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其实,宣誓或张扬自己的文化,哪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一致的,但以日本为甚。日本人不大有亚洲一员的感觉,其背景在于长期处于中国文化的阴影之下的历史情结,被美国炮舰撞开国门之后,又唯恐欧美把自己跟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当做一回事,日本人赏玩自己的不同,为外人不能理解而自鸣得意,从而更坚定岛国根性,他们喜欢别人认为自己是独特的。结果造成了日本在亚洲的孤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上的无政府状态就不会结束,因此日本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斗,而这一秩序的领导只能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是唯一的真心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国家,也最了解“各得其所”的必要性。日本在国内实现了统一与和平,建筑了公路、电力、钢铁产业,应该帮助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大东亚”诸国是同一人种,日本应当首先将美国,其次是英国、俄国,从世界的这一区域内驱逐出去,使之“各得其所”。万国均应在国际等级结构中确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世界。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必将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等级制的信仰和信赖。这种观念延续到今天,体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提出建立东亚共同货币——亚元,尝试建立清迈协议下的货币互换机制,以期谋求日元在亚洲的主导地位,甚至提出日元集团的设想,并希望能够借此契机,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无奈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并不买账。日本文化固有的局限性,使得日元国际化前景不太光明。

本文摘编自涂永红、戴稳胜著《大国货币 III 文化篇》,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或科学出版社”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官网:http://www.sciencep.com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科学出版社

豆瓣小站:@科学出版社

科学网科学出版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18683.html

上一篇:孔隙岩石CH4渗流的LBM模拟 | 《科学通报》
下一篇:《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招聘启事
收藏 IP: 124.207.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