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城市“地下造城”悄然兴起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14-7-9 08:42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出版社, 城市, 地下空间, 佘廉, 风险预警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在1985年的城镇化率只有23.71%,到了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率在28年间的增加超过了28%,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而城镇人口由1985年的2509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9079万人,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人,届时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

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被大量消耗、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灾害频繁发生、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诸多“城市综征症”问题。因此,正视城市生存环境的现状,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缓解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也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有较高的城镇化率,必须坚持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扩大城市空间容量,而且能节约土地资源、节省能源,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防灾能力差、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地下空间为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市政管线、环卫设施等)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空间,同时可增加地面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在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逐渐增长的建设方式。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即将迎来高峰。

我国各大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关注热情从2012年开始空前高涨。《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十二五”规划》正式印发,《昆明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与人防工程规划(2011~2020)》编制完成初稿……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深圳、青岛等几十个城市编制了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即将迎来高峰期。

《沈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显示,到2020年,沈阳市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13个天安门广场,将形成8座新城,竖向深度将达-30米。如今沈阳地下商业街大多是地下两三层,而未来将有5层、甚至10层的地下商厦。

根据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资料,武汉规划在主城区684平方千米范围内,到2020年建成20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

仅剩47万亩(1亩=666.67平方米)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已近极限的东莞开始目光向下,期待从地下商业中掘金。东莞市国土局局长刘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东莞将借鉴广深经验,在轨道交通站口发展地下商业。据他透露,国土局正在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办法、激励政策和出让细则。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约19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总体偏小。未来5年,广州在建或待建地下空间项目将超过100万平方米。据最新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显示,到2020年广州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约为900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空间约800万平方米。

北京每年计划增加约3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到2020年将开发90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人均面积为5平方米。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地表及地下建(构)筑物密布并且工程活动频繁,城市地下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安全性已成为未来数十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进而可能制约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地下空间风险的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采取科学的控制手段以根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要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社会积极效应与特定灾害的预警活动,整体地置于城市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环境损害、人为破坏等现象归属到城市地表与地下的总体空间的整体开发建设框架内。总之,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对于扩大城市容量,使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摘编自佘廉主编大预警丛书之《城市地下空间风险预警管理》,题目为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或科学出版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10234.html

上一篇:人工光合作用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钟嘉猷:惟妙惟肖地模拟千姿百态的构造现象
收藏 IP: 211.157.112.*|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