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神经炎症: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的新策略 (《科学通报》)

已有 5203 次阅读 2014-3-11 10:36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药物研发, 阿尔茨海默症

2012年,我国卫生部将具有歧视色彩的老年痴呆症更名为阿尔茨海默症,意味着正式应对它的挑战。早在1906年,德国的神经病理学家爱罗斯•阿尔茨海默就确证了阿尔茨海默症(AD),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种疾病。时隔一百零八年,AD已经演变成为困扰全球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现有的药物仅能缓解疾病的症状,无法阻止或逆转疾病恶化的进程,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具有治疗效果的新药。

这篇发表于《科学通报》2014年第3期,名为“神经炎症抑制剂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研发”的特邀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胡文辉课题组完成。该文结合了他们团队在AD新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神经炎症抑制剂用于治疗AD的策略。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进行性退化疾病,是造成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这种疾病的患者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渐进性丧失,最终失去基本生活能力。它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确, b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是目前主要的病理假说,主导着当前的药物研发。2012年,三个被寄予厚望的候选药物,γ分泌酶抑制剂semagacestat,Ab单克隆抗体bapineuzumab和solanezumab陆续在三期临床试验失败,抗AD的药物研发再次进入困境,说明单纯依赖以靶标为中心的研发模式难以应对AD这样的复杂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存在着大量的老年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病理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引发脑部的炎症反应。在AD的病理环境下,b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等病理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激活脑部的安全卫士——神经胶质细胞,进而产生免疫应答,在清除部分致病因子的同时,对神经元细胞造成了更严重的伤害。再者,无论AD的致病机制如何,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始终是AD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通过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阻止神经炎症的发展,可以阻断AD的恶化进程。因而,通过神经免疫细胞的表型筛选和动物模型的药效验证,可以快速确立对AD疾病动物模型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不失为新药研发的策略和突破口。

历时6年,在多个学科团队的集体攻关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与健康研究院已确立了药物候选物AD16,数据显示:针对多种AD动物模型,AD16可以在较低的剂量下获得超越一线药物多奈哌齐或美金刚的药效,目前该候选药物正处在规范化临床前研究的后期,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AD的致病机制仍然悬而未决,因此建立在Ab和tau蛋白假说的靶标药物设计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可预期性。纵观药物的发现史,大多数经典名药如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均出自表型筛选。因此,如能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药学研究方法,既采用现代的基于靶标的药物研发,又不放弃基于直观药效的表型筛选,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最大幅度地提升抗AD药物的研发效率,尽早开发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应对AD造成的危害。

该研究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251066302000000)和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A080201013)的资助。同时得到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新药研发中心(DDP)和广东省华南新药创制中心(SCCIP)的技术支持。

文章发表链接: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abstract/abstract513584.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774941.html

上一篇:土在空气中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论文)
下一篇:中国极地漫游机器人研究进展(《科学通报》论文)
收藏 IP: 124.200.223.*| 热度|

1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