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怀念永远的好编委——钟扬教授

已有 5729 次阅读 2019-1-15 16:11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 安瑞科学通报》

2017年9月2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教授在内蒙古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2018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钟扬教授从2002年开始担任《科学通报》编委,后来连任三届,直到去世。据我所知,《科学通报》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担任编委的期刊。我从2010年到《科学通报》编辑部工作,几次见面大多是借编委会召开的时机。其他多数时候,是通过邮件、短信或者微信联系。我觉得他是一位深爱自己的祖国,深爱科研教育事业,有激情、有想法、负责任、敢担当、能行动的好编委,又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科学家。虽然从内心总不愿承认他已离去的事实,编委微信群里仍保留着他的头像,但是总觉得应该写些什么来纪念这样一位好编委,一位曾为中国期刊的发展饱含深情,长期付出努力和心血的科学家。

记得第一次见到钟老师,是2011年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的《科学通报》生命科学编委会议上(图1)。会议由詹启敏副主编主持。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特别是明确了一些选题组稿方向,钟老师和施苏华编委一起提出了生物信息学、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以及红树相关研究等选题,发言中他毫不犹豫地给自己分配了多项任务(图2)。他提出的这些选题,既契合期刊的报道方向和风格,又与他和同行的研究工作和关注重点很好结合了起来。后来看报道我们才知道,他援藏十六年,还在上海临港种了一片红树林,他留下了许许多多希望的种子。


1.jpg

图1  2011年《科学通报》生命科学编委会议合影 


2.jpg

图2  钟扬教授在2011年11月10日编委会发言 

因为钟老师的幽默风趣性格和好人缘,他出现的地方总是人气十足。晚餐时候,几位他在北京的朋友特地赶过来相见,大家热烈地讨论了期刊的发展,还特别建议《科学通报》增加“争鸣”等文章,促进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钟老师的研究兴趣很广泛,研究方向交叉性强,这和《科学通报》这一综合性期刊的特点非常契合,因此,一些学科交叉性强、不容易找到审稿人的稿子就经常麻烦他审理。他总是能够迅速接受审稿邀请,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细致地返回审稿意见。编辑们也是最喜欢找这样的专家,这样,每年他都要为期刊工作花费不少额外的时间。“能者多劳”这个词用在钟老师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2014年,《科学通报》编委会发生了里程碑式的改革,中、英文版分开,各自独立办刊。12月20日,由高福主编主持召开了新一届中文版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编委会。因多年来钟老师尽心尽力履行编委职责,在新一届中文版编委会中继续留任,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连任三届的编委。钟老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他建议《科学通报》走出去,举办学术活动和写作报告,为培养年轻科研人员多出力。他还盛情邀请我们下次到西藏大学举办编委会议。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席《科学通报》编委会议(图3)。

3.jpg

图3  《科学通报》2014年度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编委会议

这次会议也促成了我对他一次内容深刻的科学访谈:《原创的,就是世界的——钟扬教授专访》。由于编委会上大家讨论到期刊应丰富栏目建设,增加报道内容,借着刚开设的“科学访谈”栏目,会议休息时钟老师饶有兴趣地和我聊起了这个栏目的建设,结合当时科学界和社会对我国本土诺奖热切期盼的浓重氛围,他说愿意讲讲自己对日本实施的“诺贝尔奖计划”和日本科学家屡次获奖的看法,于是借着编委会议结束后的短暂间隙,我们开始了这次访谈。

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畅聊,当时的气氛非常愉快,我们聊了诺奖,聊了教育,聊了期刊,聊了西藏……钟老师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侃侃而谈,很多想法他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是实践过的。钟老师说,他回国后的第一篇文章就发在《科学通报》,从一篇论文本身的研究质量而言, 用什么语言发表是没有差别的。钟老师提出,我们办刊要通过国际化提高自信, 而不是通过国际化丧失自信。要设立报道中国西部科学的栏目,如西部的人才建设和科研设施等,关注某些原来没有关注过的东西。《科学通报》要保持自己的风格, 保持自己的品牌, 为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多出一份力。《科学通报》等一批中文学术刊物在让一名学生成为真正的科学研究者的过程中,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办刊人都是非常有启发的观点。

谈到诺奖,钟老师大胆指出,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成果也是有可能获得诺奖的,因为以诺奖为代表的科学奖励, 所尊重的是原创。原创的,就是世界的,也是他旗帜鲜明的观点。他甚至还预测我国第一位获诺奖得主可能是位女性。非常巧合的是,转眼10月国庆节假期期间,他的预测变成现实,我国迎来首位本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而且,她和研究团队的首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就是在1977年首先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

访谈结束,他拿着手机,兴致勃勃地一边播放他和学生们自导自演自己制作的《播种未来》微记录片,一边讲起了在西藏拍摄时的趣事。听着幽默风趣,实则是体会出了拍摄中的诸多艰辛和不易。因此,我不由得加了一段采访后记,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

我自己是身兼编辑和记者的双重职责,但日常都忙于编辑工作,这次访谈让我认认真真做了一回记者。没有采访准备再加上钟老师的跳跃性,我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听录音和整理文字,几经修改终于成稿。这篇访谈稿发布后,获得了赛先生、新浪、搜狐等大量转载和关注,一时间引发了科学界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讨论和思考。

和钟老师最后一次邮件交流也是因为这篇访谈稿,时间停留在2015年1月23日凌晨2:07分。“Hi An Rui: I made minor correction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and sent you a short message, for your information only. Thank you, with best wishes, Zhong Yang in Wuhan”,邮件里附上了他对一段文字的补充和修改。而两天前的21日,同样也是凌晨2点多的回复邮件,他曾将自己喜爱的在西藏拍摄的照片发给我(图4)。每天工作到很晚,是钟老师的一个习惯。

4.jpg

图4  《原创的,就是世界的——钟扬教授专访》中的原图

钟扬和《科学通报》最后的缘分是,他将生前和同事一起完成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拟南芥,揭示出它与世界上其他拟南芥分开的时间大约是在19万年前。这篇由众多合作者完成、由陈凡研究员和钟扬教授担任共同通信作者的文章,于2017年7月26日投稿, 10月9日接受发表。之后的修改和完善是和陈凡老师联系完成的,这也成为了钟老师的遗作(图 5)。

5.jpg

图5  有关青藏高原拟南芥发现的论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17305236?via%3Dihub

文章发表的时候,时任主编的陈晓亚院士专门撰写了Editorial——“In memory of Prof. Yang Zhong ”。  (图6

6.jpg

图6  陈晓亚院士撰写的编者按(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17306278

梦想无论多么遥远,总驻守在我们心底。创新的心永远无法平静。只要心在不断飞翔,路就不断向前延伸。

那激情澎湃的声音仿佛还萦绕在我们耳边,那催人奋进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办好中国自己的学术期刊!

斯人已去,音容犹在,精神永存!谨以此文,怀念《科学通报》永远的好编委——钟扬教授。



推荐阅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157232.html

上一篇: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下一篇:让孩子远离近视,您做对了吗?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7 武夷山 李雄 黄仁勇 蔡宁 栗茂腾 张珑 王启云 彭友松 李万春 刘建彬 简美鹏 刘玉仙 董俊刚 张晓良 徐旭东 刘恂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