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科学与人生 | 徐寿波院士:长者的智慧

已有 3787 次阅读 2016-10-28 08:2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回忆往事,徐寿波感慨,自己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少年时期他的家庭经济窘困,中年时期因为特殊时代而经历了一番波折,他学术方向也多有起伏和变更。但他并未有过抱怨,他感到,困难激发斗志,挫折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面对困难,他写过这样一句话来勉励自己:


努力和成就成正比,一个人越努力,成就便越大。挫折和成就也成正比, 一个人挫折越多, 成就也就越大。


徐寿波爱较真,他做过单位的领导,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许多基金项目、奖项的主要评审者之一,因此经常都会有人跑来找他办事,或是因为项目找他说情,这些人里有的是他的朋友,也有的是他的同事或下属,其中不乏提着厚礼来“拜访”自己的人。他对这些人一概拒之门外,公是公、私是私。他总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对待每一次项目评审,他都严格审核。他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凡是要经过自己审核的项目,都要做到不要有人之常情、人之友情、人之尊师情、人之亲情、人之爱情,因为有了这些都会有受贿行贿之嫌!但他既不会因为人情让不合规范的项目通过评审,也不会因为要顾忌“脸面”举贤而避亲。他有一位博士生名叫侯汉平,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在他毕业的时候,徐寿波把他留在了北京交通大学任教。有人因此诟病他,说徐寿波徇私将自己的学生留校任教。他斩钉截铁地回复那些提反对意见的人:并不是因为侯汉平是自己的弟子才被留校的,而是因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事实证明,徐寿波留住的是人才,侯汉平没有辜负老师的殷切期望,在短短数年内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持并完成了许多项国家级课题,成为博士生导师,现在已是综合物流工程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徐寿波真切关怀后辈,因为他曾经在科学道路上经历过崎岖坎坷,所以他更希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地方,他尽自己的努力为人才铺平道路,令他们能一帆风顺地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也是一位长者对后辈真心的爱护和关怀。


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意味着徐寿波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这是他在科学事业上获得的成功,他是这样看待成功的:


一个人的成功,一靠主观努力,二靠客观机遇。机遇也要靠人努力去把握和捕获,所以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每当回忆往事,徐寿波总是心存感恩,他想起的是那些赏识自己、给自己提供机会的人,也感慨自己抓住了机遇。从1962 年起草《“技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以及新时期从事的新事业,徐寿波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幸运得多。抱着感恩之心,他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安然渡过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低潮,更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他这样鼓励自己:


人生的轨迹像一条波动的曲线,有起有伏。有高峰,有低谷。在高峰期要戒燥戒骄,谨慎处事,不要忘乎所以,要多思考前进中的困难。在低谷期,不要无所作为,要努力行事,要多看前进中的光明。无论是高峰期和低谷期,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人生中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很少的。


徐寿波时刻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心态,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他总是鼓励自己不要生气。他也是这样笑着劝慰周围的人。他的乐观精神极富感染力,他也因此赢得了同事、下属的一致好感。乐观不仅仅是徐寿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他保持健康、追求长寿的秘诀之一。


徐寿波获得过很多奖励,早年得到的奖励大多是荣誉性质的,并没有奖金;担当各种学术兼职多为指导性工作,也不拿什么钱。他对金钱要求不高,在他看来,钱只是个数字,挣到的钱只要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即可。他早年的工资不高,大学毕业后工资是46 元,从苏联回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工资是78 元,在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薪金才有了大幅度提高。他自认为除了穿衣吃饭外,平时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晚辈,他常常叮嘱说,“要看淡人生享乐,重在科学事业。”生活中的徐寿波衣着十分简朴,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他也不讲究吃喝,只要营养卫生,吃饱即可。用他的话来说,儿女不用自己操心,吃喝也不花多少钱,工资足够用了,金钱都是身外之物。他对家人和弟子说,重要的是要“看清前途,看淡‘钱’途!”除了生活需要和买一些专业书籍外,耄耋之年的徐寿波只愿意把钱花在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科学事业上。他感怀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栽培,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院士,除了多年的努力外,离不开朋友们真诚的帮助。因此,他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有实际困难的人,这也是他对社会的回馈。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即便一次性捐出了5000 元人民币作为特殊党费用于抗震救灾,徐寿波仍然觉得自己所尽之力十分微薄。


他一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一边也在做着别人的织梦者。他希望能为后进学者提供一些帮助,鼓励他们为科学而奋斗。徐寿波有一个宏大的想法,那就是希望将来能像中国著名的石油化工专家侯祥麟一样,成立一个自己的基金——徐寿波科学基金,支持和鼓励有为青年继续学业,在科学之路上取得成果。他殷切希望后辈们能源源不断地接过老一代科学家手中的接力棒,将中国的科学事业发扬光大。




本文由王芳摘编自胡晓菁徐寿波传:勇做拓荒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9)一书第九章。


ISBN 978-7-03-050012-0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1011327.html

上一篇:《最强大脑》背后的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10月新书快递(二)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8 李颖业 xiyu2005 jason1857 Njfh liufei1234 bighero apple120 mary0707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