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学派 vs 派系

已有 4115 次阅读 2010-12-12 13:51 |个人分类:分享|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需要“学派”,大学不需要“派系”或“宗派”。

“学派”一词的英文为“school”(它与英文“学校”同音异义);德文为“Schule”;法文为“e'cole”,皆源于希腊文“skhole”一词。学派”一词在中国也早已有之,它最早有可能出现于《明史》。《明史·卷二八三》(列传第一七一)载:“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尽管如此,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学派”始于明代,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学派已初露端倪。先秦诸子百家便是古代的一种学派,尤以他们当中的儒、墨、道、法四家所体现出的“师承性学派”特征最为显明。所谓“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对于“学派”,《辞海》词条解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这是指传统的“师承性学派”。《百度》进一步阐释,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可以形成“师承性学派”,同样,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文明,或某一社会,或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同样可称为“学派”,或曰“地域性学派”(包括院校性学派),或曰“问题性学派”,例如近代后西方经济学界相继涌现的芝加哥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瑞典学派剑桥学派洛桑学派等“地域性学派”以及重农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等“问题性学派”。普里高津领衔的“布鲁塞尔学派”就是一个著名学派。

学者郑杭生指出:“学派应该是从不同的方面抓住和体现时代的精神,这是学派的灵魂、学派的生命,否则所谓‘学派’就只是徒具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空壳。真正的学派是理论自觉的高层次形式——理论自觉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同时主张:“多一点学派,少一点宗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9)这是非常正确的,强调了学术性争论要与非学术性争吵泾渭分明。

“派系”主要是指某些政党或集团内部的派别,例如“左派”、“右派”、“中间派”等。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方面就有以廖仲恺为代表的“左派”,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因政治主张而分;又有以胡汉民为代表的“元老派”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黄埔派”,因时间而分。此外,还有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派”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派”;各地军阀则自成一派,比如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龙云的滇军等等;国民党特务组织里还有CC、朱系、中统、军统等等。

所谓“宗派”与“派系”近义,往往与“宗派主义”直接相关。“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特点是思想狭隘,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好闹独立性和作无原则的派系斗争等。宗教中“宗派”是十分盛行的。与此相关,中国古代的武术也有“宗派”之分,例如金庸小说中描述的“剑宗”、“气宗”,以及“武当派”、“少林派”、“华山派”、“青城派”等等。

姑且不提政治、宗教等领域的“派系”或“宗派”的得失利弊,在学术圈,尤其在大学,“派系”绝对有害,而“学派”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自觉动力。

然而眼下的国内大学,尤其是一些新合并大学,却是少了一点“学派”之争,多了几分“派系”之乱。某地方合并大学,由于合并前诸校历史渊源不同、办学层次水平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不同等等原因,表面上现在是合并成功了,但远未真正融合。内在的主要裂痕是人与人之间的“派系”之乱。普通教师的心目里和言语中时时有这样的念想,“某某是某某领导的人”,言下之意是某领导用人当然要用属于自己阵营的人了。一个领导一帮人,“官官相护”,“沆瀣一气”,各成“派系”,互不买帐。有的人甚至自恃有“主子”护着,为所欲为。在这样的大学治理环境下,即使是“外来的和尚”,也很难念经了。“派系”之乱已成为这样一所大学发展的严重障碍。

是毒瘤,就应该及时手术。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彻底根除这些乱象之源,而不能为表面的所谓“营造和谐”之言论所迷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06-392803.html

上一篇:盘点温州大学的2010
下一篇:粗糙的物体
收藏 IP: .*| 热度|

1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