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忘掉格式,专注功能:科研评估与再评估

已有 2215 次阅读 2015-10-15 13:14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查理·瑞普著;乐征帆译  王钰 校译

http://blog.growkudos.com/2015/07/24/forget-the-format-focus-on-the-functions-research-evaluation-re-evaluated/


这周,麦考瑞大学的乔安妮•斯巴克(JoAnne Sparks)组织了悉尼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讨论让我感到了鼓舞和挑战。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非正式会议,大约有100名学者和相关人员、图书馆员和(极少数的)出版商、服务提供商,这些与会者自发提出了五个主题:同行评议、“载体”、障碍、角色与数据管理——虽然我们非常想参与所有的讨论,但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在三天时间里专注于一个主题。基本上,这是一件“没有乘客”的事情,并且会议主办方希望我能分享一些知识,我选择了参加关于“载体”主题的讨论。(“不全是跟包装有关”——什么样的学术内容单位需要被评估和测量?)

我们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参照梅林的方法:想象未来,再回头去找通向未来的方法。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前,我们小组的一名成员不经意的计划2472年是我们的起点。但是我们几乎不可能想到那么远,而且我们发现话题转移到讨论气候变化、资源匮乏、变换的盟友和敌人、贪婪、人类本性……我说“转移”是因为一开始我急不可耐的想将讨论拉回到学术信息的小世界。不过我逐渐意识到“转移”的价值: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观点,而且它带领我们戏剧化地超越现状从而帮助我们开拓思想。它还调动了“第七代可持续发展(Seventh Generation Sustainability)”的一些理念——站在我们无法遇到的人们的角度思考,想想他们会怎么理解我们的讨论和决定。

我们对为什么人们会做研究总结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在未来,研究会是寓教于乐的——如果我们现在就这样做会怎么样?)以及知识产生、成型、评估和保存的形式(事实和经验的多媒体/多感觉的表达——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灵活地重组为不同格式添加标签的纳米出版物)在专注于我们与会议大主题相一致的“超越付费门槛”的讨论方面,我们主要考虑这些部分的“所有权”,特别是(比如)当“原始数据”是一个人或者是他们的故事的时候。我们讨论了避免“带围墙的花园”的必要(纪律、出版商、商业模式、政治框架、地理、文化库等等)。我们想象原始数据被加工成各种类型的结构化的研究成果,作为其创作过程的一部分(à la microdots?),以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导航。我们思考了如何从不同的观点体验研究,就像是使用跨系统测试软件Browserstack测试软件,或者用不同的角色重玩游戏。我们在权威和众筹间左右为难,并最终选择了这种的方式。

我们的主题变成了“反载体”。我们将研究成果看成由一片片瓦片构成的仪表盘——用于数据,多媒体渠道和表达,解释,翻译,审核。伴随具有时间标记的版本及时地获取划时代的事件和其他要点,以及开放参与的能力——这里参考开源数据库及版本控制系统Github,我们预测研究将会发生持续的迭代。我们认识到,不论形式和过程怎么流行,人们总是需要引导怎么样表达和分享知识才是最好的。我们承认研究有将自己传达给一系列听众的需求,我们承认简单语言、专业语言和超越研究者母语的翻译各自的角色,我们承认超越文本、数字、口头的表达的必要性。我们提及了影响的宽泛的定义及因此需要的多样化的测量的重要性——当问到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乐于见到怎么样的头条新闻,我们选择“研究突破网络”。

我们总结认为,载体所要具备的唯一方法就是学术交流的过程和功能,也就是说,只要能符合下面的标准,用什么格式展现并不重要。这些标准基于“科学交流中的力量与功能”,最早由Roosendaal and Geurts提出,并被Van de Sompel et al引用。值得强调的是,不应把它们视作线性过程,每一项功能都能在任何时间多次发生,并且迭代发生(在承认版本管理的情况下)。

注册-认证-认知-重复使用-归档-识别


这些元素能(应该?)被分离开来,并不需要在同一个事件中全部发生。最终,我们讨论了标记作为每一个规范展示实现的一种手段。我们承认,我们的很多话题都反映了现存的项目、声明、产品和服务、想法,并且决定了我们的下一步将会与已有的“利益相关者”保持联系,进一步将我们提出的框架改进为用于评估无载体研究的功能性的模型/矩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1339-928308.html

上一篇:开放数据对农业和营养有所影响
下一篇:“开发存取”浪潮: 2016年五大预测
收藏 IP: 59.172.176.*| 热度|

1 郭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