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在成都各大高档社区出现了“私人定制”(I2)外教服务,私人定制质量到底如何?
呵呵,我是一个好奇心非常重的人,所以决定亲自体验一下。目前体验感触如下:
截止目前一共接受了4次一对一外教服务,第1次感觉云里雾里,但总体还是感觉不错,主要是自己提前有准备,把自己感兴趣主题的外文资料不仅做了PPT,还把相关参考文献都整理好发给了外教,此外还尝试用英文把自己和自己的专业兴趣大体现场说了出来,还赋予图画,呵呵,小有成就感。
第2次由于出差时差关系,迟到了一节课,好不容易赶到的第二节课却还是在闲聊之间无聊地结束了。因为外教几乎什么都没有准备,没有教材,没有讲义,没有PPT,板书还是在我的要求下才开始写的。本来出差回来就很疲惫,加上外教又对第1次课程的内容没有消化,总结和拓展,所以,只能聊些各自兴趣,但最要命的是他感兴趣的我又不太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他又不太感兴趣,所以一节课下来感觉比较郁闷。而且学习辅导老师仍然没有看到,一开始承诺的每次课都有课程辅导老师跟进,但现实是没有....呵呵,还好我是个比较喜欢沟通的学员,所以,下课之后我主动跟学习辅导老师沟通了自己的感受和对后续课程的期望,学习辅导老师满口答应,让我对第3次课再次报有希望。
第3次在学习辅导老师的沟通下,外教提前做了准备,讲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但还是没有讲义,只有板书,也没有课后学习指导...
第4次仍然延续第3次没有完的主题,讲完之后又没有主题了,继续闲聊....
虽然很失望,呵呵,但我还是对新兴的私人定制报以期望,并再次要求学习辅导老师提前提供相关的教学计划、前几次课的课程总结,以及下一次课的讲义。但1周过去了,在多次催促下,才收到一页简短的第1次课的课程总结....
经过亲自体验,发现目前这类“私人定制”形式的外教服务,其实就是一个噱头,说是一对一,其实一个外教可能负担几个学员的一对一培训,而且每个学员需求和学习基础又不一样,又没有相应的测试跟踪机制,也没有专人专门负责学员学习需求分析和学习体系设计,也没有必要的教辅基础设施。最终,培训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聊”。
后来,在朋友推荐下又接触了另外一家外教服务(EF),对比了一下才发现,差别还真大。呵呵,总结了一下,短短3年时间,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体验过各式各类号称国际水平的培训机构,呵呵,总体而言,都是理想高于现实,高质量的培训师人才很稀缺。其中,还发现,未来高级培训类的“学习分析师”职业可能将成为一个新兴职业。此外,由于很多像培训类的经验型商品,最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要避免中国培训市场失灵,进一步规范国内各类培训市场。“学习体验师”职业可能将进一步替代传统“口碑”营销模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0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