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中国式的精英思维

已有 6677 次阅读 2010-7-16 13:5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网, 顾问, 精英思维

中国式的精英思维

曾纪晴

 

不久前,本人被邀请加入科学网顾问博主委员会,询问了两个问题:“问题1. 如果您符合草案中科学网顾问博主入选规则,您是否同意担任科学网顾问博主?问题2. 您对科学网顾问博主制实行细则(草案)有何修改意见?”我在答复中指出,科学网编辑部似乎陷入了精英思维的误区(参见附录)。显然地,科学网编辑部以为,资深博主(博客排行总点击量前100名的博主和均排行前100名的博主)以及大赛获奖博主,既然能够在博客排行中领先或者在博客大赛中获奖,应该是可以胜任科学网管理顾问的。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写博客赚点击与网站管理是不同的两件事。这就好比一个瞎子,他耳朵非常好使,得了某个听力比赛的冠军,结果你却聘他担任交通指挥员。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精英思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某些运动员体育比赛得了世界冠军,或者某些商人成了著名“企业家”,于是就被安排进了政协或当了人大代表;某些人可研报告写得好,发表了许多很牛的SCI论文,于是就被委以重任研究所长、校长甚至部长;有些人在基层做官做得好(比如抓计划生育抓得好),于是就被提拔做了更大的官,抓他根本不熟悉的工作……中国式的精英思维,就是只要某个人被认为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他/她就被认为是精英人物了,也就是样样都精英了,国家大事就可以交给他们去处理了。表面上看来,我们的国家干部用的都是人才,但却常常把把A方面的人才用在B方面,把B方面的人才用在A方面或C方面上去了。

 

说到人才,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人才,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项他擅长或能够胜任的工作。只有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其在最合适岗位发挥作用,社会才有高效率。然而,中国式的精英思维往往却仰赖少数精英,寄望他们在所有的领域都能起到领导作用。比如,某些院士仅仅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卓有成就,在其它领域则很可能一无所知,但凭借着院士的头衔却能够在诸多领域指点江山。这种中国式的精英思维不仅官僚阶层普遍具有,而且普通民众也不例外。许多骗子打着院士的牌子行骗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普通民众仅仅是冲着院士这块招牌去的。许多人都这么想:既然都是院士了,那就肯定很牛了,人精了,他们的想法当然比普通人高明了。

 

与精英思维相对应的,是草根思维——只要是草根,就是无能的,不能被信赖的。不管你的话讲得多么有道理,只要你还不是精英,你就上不了台面,不能被重视,更不能被重用。不要说国家的决策根本不必咨询你,就是本单位的事情也轮不到你操心。可见,中国式的精英思维与中国式的草根思维,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仅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形式。

2010-7-16

附录:对科学网关于顾问博主委员会的答复

尊敬的科学网编辑部:

感谢你们的意见征询邮件。我注意到了贵编辑部打算推行“顾问博主制”的计划。我的意见有两条:

 

第一,跟大多数博主的意见一致,我也认为没有必要专门搞一个“顾问博主制”。因为,假如编辑部有一些难以决断的博客管理问题,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博主投票功能,每个博主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编辑部收集这个投票结果,就应该知道该如何处理。其次,设置顾问博主,容易造成编辑部过分依赖顾问博主意见或者编辑部自行决定却让顾问博主成为替罪羔羊的后果。前者顾问博主或成为特殊阶层博主,后者则可能让顾问博主成为其他博主攻击发泄的对象。最后造成编辑部事与愿违的后果——原本想营造和谐团结的网络社区,结果却闹得更加不愉快。

 

第二,假如编辑部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只要力所能及的话,我都愿意回答。只要我能想到的对网络社区有利的建议,我也愿意提出来供你们参考。其实,每个人只要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网络社区之中,就会自觉地把她建设好。假如把建设网络社区当作是某些特殊博主的特权,排斥一般博主,这显然是不可能建设好这个网络社区的,因为这样做不可能凝聚每个博主对网络社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我个人觉得,编辑部似乎陷入了精英思维的误区。名博的确为博客社区做出了大的贡献,但是假如没有一般博客的存在,名博也就失去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没有人看就等于毫无意义。只有将每个博主当作是博客社区的主人,博客社区才能真正蓬勃发展起来。

 

     编安!

 

曾纪晴

2010-6-2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21-344533.html

上一篇:缺乏远见的广东将付出惨重代价
下一篇:中国动物权利保护的兴盛与人权保护的衰落
收藏 IP: .*| 热度|

8 姜洪洲 张伟 吕喆 侯成亚 付碧宏 侯振宇 zhangcz07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