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zha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丽英

博文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虚拟专辑---Nano-Micro Letters

已有 3954 次阅读 2016-12-28 16:10 |个人分类:期刊相关|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纳米





本期虚拟专辑主要介绍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方面近两年发表在Nano-Micro Letters上的9篇代表性论文,敬请阅读并下载(免费),并欢迎投稿。


代表性论文:

1. 综述:微流体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摘要:截至2012年,全球的乳腺癌患者达到120万人。而大型昂贵诊疗设备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众多乳腺癌病患的快速诊断需求。这篇综述总结了乳腺癌诊断的不同手段并重点分析了其在病人存活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介绍了新型的基于微流控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方法,这种技术具有高稳定性、高通量、低能量需求以及广泛适用性等特点,被视为乳腺癌诊断的首要筛检工具。

链接http://dx.doi.org/doi:10.1007/s40820-015-0079-8

2. 综述:电化学纳米医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摘要:电化学纳米医学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免标记、低成本等特点,且适用于临床快速即时检测,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这篇综述介绍了电化学纳米医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用于癌症、艾滋病、肝炎、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以及通过纳米电极材料的应用来提高生物分子检测灵敏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挑战和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77-x

3. 综述:ZnO纳米颗粒的抗菌活性和毒性机制

摘要: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 因其纳米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而具有优异的抗菌特性,同时它还是对化学和生物成份具有光氧化和光催化作用的生物安全材料。这篇综述从测试手段、紫外光辐照影响、ZnO颗粒性质、颗粒表面改性、最低抑菌浓度等方面介绍了ZnO-NPs的抗菌活性。结合活性氧簇(H2O2OH- O2-2)的生成机理,重点分析了相关抑菌和杀菌机制。最后以ZnO-NPs作为食源性疾病抗菌剂在食品包装工业的应用为例,介绍并展望了ZnO-NPs抗菌生物活性的实际应用和前景。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40-x

4. 金纳米颗粒单层和多层细胞模型在纳米-微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尺寸依赖性

摘要:金纳米颗粒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型工具,例如用作放射性治疗的辐射剂量促进剂以及化疗抗癌的药物载体。然而金纳米颗粒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穿透癌细胞组织。单层细胞对于小尺寸金纳米颗粒的吸收性低于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而多层组织型细胞的情况则相反。本文研究了模拟血管瘤环境下,金纳米颗粒与组织型多层细胞的界面相互作用,首次实现对纳米颗粒穿透癌细胞组织的成像并分析了金纳米颗粒的传输机制。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60-6

5. 具有高抗菌抗癌特性的碳纳米管内嵌植物化学官能化Cu/Ag纳米颗粒复合物

摘要:纳米医学正在新型医疗和诊断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本研究利用阿江榄仁提取物微波还原Cu(NO3)2 /AgNO3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MWCNTsAg-MWCNTs纳米复合物。这种植物化学官能化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效杀菌活性,而对于细菌的抑制活性高于真菌。同时这种生物复合材料对于正常的上皮细胞无毒性,而对于常见癌细胞(MDA-MB-231, HeLa, SiHa,and Hep-G2)具有高度毒性:剂量10 ug mL-1时,正常上皮细胞存活率91 % 而癌细胞存活率为76 %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66-0

6. 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磁性Fe3O4 纳米颗粒提高生物相容性与磁热疗性能

摘要:磁热疗法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手段。本研究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10nm超顺磁性和30nm铁磁性两种Fe3O4纳米颗粒,并利用即表面电荷吸附和酰胺键共价修饰两种方法在Fe3O4 纳米颗粒接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初步的溶血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表面共轭BSA分子降低了Fe3O4颗粒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且对健康的仓鼠肾细胞无细胞毒性。BSA-铁磁性Fe3O4具有高生物相容性:溶血指数<2%,细胞存活率达120%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65-1

7. 细胞在阳极氧化的多尺寸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表面的行为研究

摘要:利用多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在同一基体上共存四种直径 (60, 150, 250, 350nm) TiO2纳米管阵列,并研究了MC3T3-E1细胞在该阵列上的粘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小直径(60, 150nm)或大直径(250350 nm)TiO2纳米管表面细胞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共存四种直径并未显著改变表面细胞的形貌。细胞在共存多种直径的TiO2纳米管阵列和尺寸单一的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的行为有所不同。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5-0062-4

8.利用多层细胞培养模型揭示纳米颗粒在实体肿瘤中的吸收和分布

摘要:纳米颗粒在离开肿瘤血管进入肿瘤微环境后的行为仍缺乏实验研究。本文利用多细胞层模型研究了金纳米颗粒在组织类型结构内的吸收和分布动力学。结果表面,纳米颗粒的吸收和传输依赖于肿瘤细胞的类型:与MCF-7细胞相比,金纳米颗粒在MDA-MB-231细胞内的穿透距离更深。利用CytoViva成像法对金纳米颗粒在细胞内、外的分布进行了成像分析。多细胞层模型能有效地实现对肿瘤组织的模拟,使其成为实体肿瘤中颗粒分布功效评估的有力工具。

链接http://dx.doi.org/10.1007/s40820-014-0025-1

9. 阳离子多赖氨酸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粒颗粒用于肺癌细胞高效标记

摘要: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靶癌细胞已成为癌症的细胞疗法的常规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合成了磁性γ-Fe2O3,通过阳离子多赖氨酸表面修饰成功实现对人类肺癌细胞 (A549)的磁性标记。在低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率未受影响。此外,与未处理细胞相比,处理过的细胞骨架形态保持更为完整。在高浓度下(400 ug mL-1), 多赖氨酸修饰磁性γ-Fe2O3纳米颗粒会轻微损害细胞的存活率、增殖能力、骨架形态等。本研究表面,在适当浓度下,多赖氨酸修饰磁性γ-Fe2O3纳米颗粒可作为A549肺癌细胞的有效标靶物,并在磁性靶向抗癌药物/基因递送,靶向诊断和治疗肺癌细胞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链接http://10.1007/s40820-015-0053-5



更多内容 请访问 http://www.springer.com/engineering/journal/4082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95-1023895.html

上一篇:《纳微快报》(英文)期刊恭祝大家圣诞、新年快乐!
下一篇:Nano-Micro Letters“纳米生物医学”虚拟专辑
收藏 IP: 183.195.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