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大陆及岛屿分布的安乐蜥属蜥蜴的环境适应性形态的趋同进化模式
热度 1 熊荣川 2011-1-31 19:27
大陆及岛屿分布的安乐蜥属蜥蜴的环境适应性形态的趋同进化模式 熊荣川 译 分别分布在岛屿和大陆上的近缘支系,由于(差异的环境提供的)选择压不同,导致了它们获得不同的进化结果。相反,不同的岛屿和大陆环境中的支系可能获得相似的进化结果,或者岛屿和大陆的环境可能没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53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岛屿种群遗传多样性是否低于大陆种群
熊荣川 2011-1-30 10:37
岛屿种群遗传多样性是否低于大陆种群 熊荣川 译 岛屿种群比大陆种群更容易灭绝,其原因仍存争议。考虑到近亲繁殖而导致的遗传多样性丢失,岛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必然小于大陆种群。通过分析已经发布的在、核 DNA 标记,线粒体 DNA 、以及染色体倒置和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34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凹耳臭蛙胚胎发育及其分类学意义
熊荣川 2011-1-24 10:16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concave-eared torrent frog with its significance on taxonomy XIONG Rong-Chuan1,2, JIANG Jian-Ping1,* , FEI Liang1, WANG Bin1,2, YE Chang-Yuan1 (1.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31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能区别邻居和陌生者的凹耳臭蛙
熊荣川 2011-1-23 22:45
能区别邻居和陌生者的凹耳臭蛙 熊荣川 译 摘要: 动物学中“亲爱的敌人”是指在很多社会性动物中(尤其在鸣禽和哺乳动物中),个体能够把陌生人和熟悉的邻居区别开来并且对前者有更为激进的反应。目前为止,少有关于两栖动物区分邻居和陌生者的研究开展且结果也不一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34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两栖动物研究回顾及展望
热度 2 熊荣川 2011-1-22 21:45
中国两栖动物研究回顾及展望 作者:费梁 叶昌媛 江建平 熊荣川 译 摘要:本文对中国两栖动物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作了一个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追溯到最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3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如何判别功能基因受到的自然选择?
熊荣川 2011-1-20 22:15
如何判别功能基因受到的自然选择? 熊荣川 译 对比同义替换与非同义替换的比率为研究 DNA 序列进化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对于自然选择而言,同义突变表型非常不明显,而非同义突变则要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因此,计算两种突变的比率为理解自然选择对分子序列的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603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能量代谢基因的适应进化及蝙蝠飞行的起源
熊荣川 2011-1-19 23:25
能量代谢基因的适应进化及蝙蝠飞行的起源 熊荣川 译 蝙蝠的飞行提出了飞行在哺乳动物内如何独立进化的有趣问题。飞行是最消耗能量的行为之一。所以我们推断,能量机制的改变一定是飞行在蝙蝠类群内进化的首要因素。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了运动所必需的 95% 的三磷酸腺苷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41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两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重排概述
热度 1 熊荣川 2011-1-18 22:28
两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重排概述 熊荣川 邓欢欢 译 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的排列通常较为保守。从硬骨鱼类到真兽亚纲哺乳动物,所有 37 个基因以相同的顺序排列,但是也有一些类群的线粒体基因有重排现象(例如在 有袋目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圆口类及鱼类)。然而,对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5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使用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探讨现生两栖动物的起源和系统进化
熊荣川 2011-1-17 23:05
使用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探讨现生两栖动物的起源和系统进化 熊荣川 邓欢欢 译 摘要: 建立现生两栖动物(滑体两栖动物)和它们古代的近缘物种的关系对我们认识早期四足动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41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FoxP2表达水平下降导致斑胸草雀不能完整和准确模仿鸣唱
熊荣川 2011-1-16 23:14
基底核 X 区域的 FoxP2 表达水平下降导致 斑胸草雀不能完整和准确的模仿成鸟 鸣唱 熊荣川 译 摘要:编码叉头域转录因子的基因 FOXP2 对于人类语言的说话能力的发育非常重要。 FOXP2 的突变导致发育性言语障碍,这种言语和 ...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28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