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shan8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nshan86

博文

Bergen Farms, 美国大农场的一个典型

已有 5302 次阅读 2011-9-26 23:4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这学期做一门Freshman课的助教。该课所教内容类似于资源科学导论,但是内容非常丰富,每周上两次课,还有一次野外实习。 课上所讲的内容都是资源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我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每次野外实习都能让我开不少眼界。虽然是助教,但是我对这种贴近美国现实的知识,知道的可能还没有这些freshmen多。

    上周实习的内容是参观Bergen Farms, Ithaca周边的一个大型的奶牛场。场主Bergen三兄弟已经是该农场的第三代拥有者。他们的祖父辈在40年代时,为了逃避高额赋税,从New Jersey搬迁到这里,最初经营种植业,之后转型为养殖业。经过三代的经营,Bergen Farms现在已经具有了很大的规模,拥有自己完整的种植、加工和生产体系。奶牛场的周边区域是面积达数千英亩的种植园,种植各种饲料作物,经农场员工收割、加工后制成饲料,源源不断地供应给核心的饲养区。饲养区有两千多头奶牛,每天需要消耗约60吨饲料,200吨水。每头奶牛经过编号后,其各种信息都录入电脑数据库,用于跟踪它的生产状况。产奶的过程是一个大型流水线作业,奶牛像标准化的机器部件一样,被整齐地排列到一个带有栅栏的大型传送带上,工人们站立不动,传送带将奶牛依次带到他们面前,他们所需做的只是将挤奶器接到奶牛身上这样一个重复动作,然后挤奶器开始运行,挤出的牛奶通过管道自动收集起来。

    该农场平均每天能产3000加仑牛奶。按照平均每人每周消费0.5加仑牛奶来算,该农场为整个康奈尔三万多师生供应牛奶还绰绰有余。根据场主介绍,超市货架上售出的牛奶和奶制品,大约有一半利润能够返还到农场。虽然场主不愿意透露农场的具体利润,但是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估计,每年收益应该至少在100万美元之上。当然,农场的开销也是巨大的,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就有15万美元。

    该厂约有60名员工,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墨西哥或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人来到美国,很大一部分从事比较低级的农场劳动,为美国的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虽然他们的工资水平在美国属于下层,然而相比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这里挣的工资是家乡工资的10倍还不止。因此这些国家的很多青年人趁着年轻力壮来美国打几年工,将挣的钱带回家乡,够自己的家庭很多年的花费。为了在短时间内挣到尽可能多的钱,这些外国工人大多愿意加班加点工作,这也是很多美国雇主愿意雇佣他们的重要原因。奶牛场的运作更是不同于其他产业,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更是需要依赖于这样的员工。因此根据老板介绍,现在的美国,要想从事农业相关产业,最好是能讲西班牙语,以便于和员工交流。当然,大多数的员工来到美国之后,也可以讲很好的英语。

    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获利的。 事实上,康奈尔为该农场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支持。该农场场主Bergen先生和他的老婆本身就都是康奈尔的毕业生,农场的另一位管理人员还是康奈尔的Staff。康奈尔的农学院是contract college,从纽约州得到财政资助,也有义务为纽约州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大农场为了利益最大化,各个生产环节都经过了精密计算与配置。但是这样的精确生产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敏感。美国最近两年农业灾害频发,先有南方的大旱,然后又有最近东海岸的飓风,给这些大农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过美国也有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与各种退税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这种损失。

    我对国内的养殖业没有了解,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大型养殖场。我想国内的资金与设备应该足以建设这样的农场的,但是配套的科学管理、市场运作和保险政策等可能就会跟不上了。除了养殖业外,美国的其他农业部门也都是大农场式生产,这和国内的小农式生产又差别甚远了,尤其是缺乏美国这种高度的产学研相结合。胡适当年刚到美国,就是进入康奈尔的农学院,但是他发现自己无法理解所学东西的用处,所以就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了。因为美国的农业学科是配合其农业产业而生的,就算学了,回到中国可能也难以应用。不过,即使不学农业,对美国的大农场生产有些了解,还是很开眼界的,对于理解美国整个社会的运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9615-490767.html

上一篇:中美国土面积到底谁大?
收藏 IP: 128.84.4.*| 热度|

1 张亮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