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IUCN中国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研讨会简讯
李丕鹏 2008-7-26 22:33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两栖爬行动物保护行动计划的起草和启动,我把由我执笔、经过谢锋博士修改后的会议简讯(内容有增补)发到这里。希望能得到热心人士和专家的批评指正。 IUCN 中国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08 年 6 月 26-28 日,来自我国大陆和香港从事两栖动物多样性和保护研究的 ...
个人分类: 科普|50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许多两栖动物的习性了解得太少了
李丕鹏 2008-6-30 01:59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真的对它们所知者甚少!!!
个人分类: 科普|4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报告:走出渤海湾(1-1)
李丕鹏 2008-6-18 16:23
普及科学,保护环境!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势必对环境和动物的生存带来影响。旅游观光的兴起,也将影响动物的种群发展。为此,我从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出发,分期分批贴出我在会议上的PPT。期望广大民众能认识动物的魅力和爱护动物。 &md ...
个人分类: 科普|35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我国两栖动物保护的思考(二)(欢迎批评指正和建议
李丕鹏 2008-6-17 00:08
监测:关键物种、关键地区和种群动态 (写的很艰辛,很失败阿,快来出出主意阿,朋友!) 分布、特有种和受胁情况 我国两栖动物分布从北向南表现出多样性逐渐增高的特点,其中武夷山、南岭、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多样性最为丰富(如图 1,略 ) ...
个人分类: 科普|4904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我国两栖动物保护的思考(一) (欢迎批评指正和建议)
李丕鹏 2008-6-15 15:35
李丕鹏 很高兴配合世界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而正在筹备的中国两栖动物保护国家行动计划研讨会即将召开,作为一个对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保护感兴趣的中国人,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是其义务和职责。下面我把我的点滴认识抛砖引玉出来,希望能得到阅者的批评指正! 一、 ...
个人分类: 科普|7393 次阅读|6 个评论
秦岭地区的隆肛蛙的生物学
李丕鹏 2008-6-13 13:42
说明:这个小文是我第一次为所照的蛙学写科普,完成于1992年,发表在《野生动物》1992年第5期第34页,照片在插页。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现在看来,这篇小文在隆肛蛙的分类方面已经过时了,因为其分类地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据费梁先生等《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2005年),隆肛蛙归隶隆肛蛙属( Feirana Dubois, 199 ...
个人分类: 科普|48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丽神秘的凹耳吴蛙
热度 1 李丕鹏 2008-6-10 21:13
原文发表于《大自然》 2007 年第二期第 18-19 页 作者:李丕鹏 赵蕙 (第一作者注:原文如实录于此。关于这一蛙的分类问题,继我们的研究后又有新的论文发表,我将实事求是地在下一篇博客中于以介绍。愿于同行分享!) 近年来,中美两国学者 ...
个人分类: 科普|697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罕见的白化动物(组图)-转贴
热度 1 李丕鹏 2008-6-9 16:06
From: http://minifun.cn/node/636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15日报道,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黑素合成障碍,特征为眼部、皮肤和头发缺少部分或者全部黑色素,相比之下,单是眼部白化的情况更为少见。白化病由隐性等位基因遗传导致。这种疾病 ...
个人分类: 科普|59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蛙类鉴赏——初遇“黑耳朵”的蛙(组图)
李丕鹏 2008-6-8 02:42
在蛙的国度里,以耳朵为黑色的当首推依此得名的稀罕的黑耳蛙( Rana nigrotympanica Dubois, 1992 )。其实,蛙是没有耳朵的,在其颞部,只有圆形的鼓膜(有些蛙变得不显、甚至没有)。所谓的黑耳其实就是指蛙的颞部为醒目的黑色或者黑褐色。 但是,黑耳不是黑耳蛙的专利,其他 ...
个人分类: 科普|80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吊罗山之行—请鉴赏树蛙(组图)
李丕鹏 2008-6-5 23:14
非常感谢海南好兄弟海涛教授的大力支持,终于使我完成了对魂牵梦绕的热带原始森林的拜访。 2008 年 5 月 30 日 ,考察完我国唯一一个合法的蟒蛇人工驯养繁育场后,我们驱车直奔位于海南岛东南的凌水县境内的吊罗山。当我从疲惫的昏睡中醒来,我们已经进入通往吊罗山度假区的盘山公路上。老天很 ...
个人分类: 科普|8800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