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6)

已有 2444 次阅读 2012-11-24 19:15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建设, 学术质疑, 理论答辩, 理论释疑

    信息文明之光(60-6):

 

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6

 

——质疑之四及其答辩与释疑

 

 

杨文祥

 

 

提示:本博的 理 念 坚 守: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知识-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 行 为 准 则:诚恳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信息文明之光

 

(接上文)

 

 

六、质疑之四及其答辩与释疑

 

 

质疑之四:有朋友认为,“世界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存在的。作为信息文明基础的语言文字需要人类物质器官生产,需要物质运动的形态去传播。否定物质文明也就否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信息文明也就一起消亡。

 

答辩与释疑:朋友的这个批阅意见值得重视。不过对这个意见作一研究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一意见实际是出于两方面的理论误读而形成的误解

 

    第一方面理论误读:这一理论误读是上文所说的那种将本人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中的那种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内涵的以物质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物质型文明”(简称“物质文明”)与人们在传统思维方式的语境中,即平常口语实践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物质文明相混淆

 

从语义层次的角度上看,这两个“物质文明”是不同理论层次的“物质文明”,具有在层次上完全不同的学术内涵前者是指那种在人类文明史的宏观层次上用以区别建立在信息资源这种主要是一种精神属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信息文明这种人类文明全新的历史形态的“物质文明”。而后者则是指在同一种文明形态之中进一步区分构成这一历史文明形态整体结构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部分的“物质文明”

 

无论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内部,都具有相应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组成结构部分。在信息文明时代,同样如此。正如父亲、祖父、儿子、上级、下级等这些名词,在不同的层次上具有各不相同的语义内涵。在思想和学术交流实践过程中,对这些名词的语义层次务必搞清楚,否则势必造成思想、语言的混乱与交流的障碍

 

    有鉴于此,为了尽量避免此类误读与误解的发生,本人以后在阐述人类文明历史形态层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时,尽可能统一使用“精神型文明”和“物质型文明”这两个术语来表达其特定的学术内涵,以此与特定历史形态的人类文明内部层次和目前人们在口语实践上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区隔。

 

第二方面理论误读:博客“信息文明之光”作为一个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论坛,这里的“否定”是一种历史的批判与否定,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与否定

 

哲学和历史意义上的否定与批判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扬弃。扬弃是一种在全面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既有保留和继承原有精华,又有抛弃糟粕变革求新的辩证过程,而非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意义上的那种简单否定、机械否定、全盘否定和一棍子打死式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唯物论关于世界发展的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没有历史的否定,便无以实现历史的发展,无以实现文明的进步。

 

本人在关于信息文明的理论论述中所强调的是,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物质走向精神的历史跃迁与升华进程

 

这样,没有对物质的否定,就不可能完成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物”升华为“人”的历史进步没有对物质型文明的历史否定,就不可能实现人类文明由物质型文明走向以信息文明为标志的精神型文明的历史进步

 

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既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命题和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问题。

 

其次,精神对物质的否定与精神型文明对物质型文明的否定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并行不悖的扬弃,即内涵意义上的丰富、发展、跃迁与升华,而绝非在表现形态和工具形式层次上的简单排斥。正如一个人在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的过程中,无论在多么高的层次上实现其精神净化,也绝无必要彻底舍弃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和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态的肉体形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635850.html

上一篇: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5)
下一篇:关于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的质疑与答辩释疑(7)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