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科索沃的人文关怀、文化与教育的反思、宗教与“神学”的思考

已有 3206 次阅读 2012-8-8 23:51 |个人分类:吹过竹篱的清风:鉴赏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文关怀, 文化反思, 教育反思, 宗教思考, “神学”思考

科索沃的人文关怀、文化与教育的反思、

宗教与“神学”的思考

 

——博文阅读与思考笔记 (8

 

杨文祥

 

 

1.(80.)祝贺曹然来到一个新的起点。

 

科索沃问题是一个需要分别从地缘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宗教诸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研究的现实问题。

 

赞同并欣赏曹然在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无论从哪一个领域切入这一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一个价值前提,这就是对当地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

 

只有如此,这一研究和思考才有可能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构建起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曹然《〈Lens杂志8月号——普里什蒂纳:篝火又点燃了,野兽无心安眠》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7286&do=blog&id=599559

 

2.(79“酱缸文化”的本质是在酱缸里越腐朽,越神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张伟老师的上述见解,在我看来,这是目前对酱缸文化最准确的定义。我本人亦当由此深入思考我们的“酱缸文化”。

 

——张伟《[转载]马一浮:释学问(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5668&do=blog&id=552054

 

3.(78.)尽管痛苦和迷茫,但仍要相信希望的力量。正如我在元旦期间写的散文诗中所说的那样:

 

只要生命还在呼唤着阳光,阳光还在创造着生命,这个世界便始终存在着希望。

 

——参见杨文祥《天下苍生的关切 光与影的舞蹈——张玉秀摄影佳作欣赏(5》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91895 

 

4.(77今日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革的深化。

 

而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就应该是作为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决定因素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刘广明《大学之殇:他们为何对“985工程大学》阅读感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9436&do=blog&id=600252

 

5.(76.)为官者如果爱的是真神善鬼,而且是一种虔诚的信仰而不是狐假虎威实用主义地借鬼神之力以营私倒也无妨。因为对真神善鬼的敬畏最终还是要回到心系民间疾苦的正轨——人间正道上来,否则他们所信仰的就不会是真正的真神善鬼。

 

可怕的是他们为了私利而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撒旦。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读书人除了也把灵魂廉价地出卖给魔鬼之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重走屈原的老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参见杨文祥《天下苍生的关切 光与影的舞蹈——张玉秀摄影佳作欣赏(5》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91895

 

6.(75.)创新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

 

在我们这里,最缺乏的就是创新。世人之所以开口即称“古老的中国”,一则在于其数千年之久的悠久历史,二则在于其数千年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基本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一谚语十分贴切地描述了中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农社会。尽管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可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依然故我。

 

我们这里最不缺乏的同样是创新。经济萧条,经过我们的创新,转眼之间就成为“经济疲软”。失业被我们一创新就变成了“待业”。此类创新,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胜枚举。“协同创新”恐怕也很难逃脱如此命运。

 

——刘旭霞关于创新的几点思考》阅读笔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1287&do=blog&id=591596 

 

7.(74.)韩老师的分析十分正确。

 

否定之否定,宇宙运行的辩证法则,人类社会便存在、运行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之中。

 

——参见:杨文祥《端午节的思考与思考过后的恐怖与震撼——杨学祥博文佳作〈叹屈原论古今阅读心得》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91586&cid=1945276&goto=new  

 

8.(73.)毋忘国耻,毋忘国难。

让七七事变的警笛长鸣,让东方的睡狮不再酣睡,让中华之魂保持警醒。

 

——读杨正瓴《〈纪念七七事变75周年以及科学网相关博文链接》阅读感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589911

 

9.(72.)抟沙为塔,集腋成裘。

 

       所谓治学,就是整理思想。平日的瞬间灵感,飘忽的思绪,是日后深入思考与系统化整理的思想基础。

 

 

——参见杨文祥《从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到爱心、美与理想主义的价值拷问——博文佳作阅读笔记(7》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89577.html

 

10.(71.)先生说的有些道理。 不过从宗教的立场上看,神不会抛弃任何人,即使他自甘堕落。

 

如果从世俗的立场上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即使现实令人完全绝望,我们也必须创造绝地求生的机会,绝不可在主观上自甘堕落,自甘卑贱。

 

也许从环保研究出发,就可找到创造今日诺亚方舟的独特途径。

 

——参见杨文祥《从社会系统结构、逆向淘汰机制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8952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600386.html

上一篇:今日中国的现实处境与历史写照——辉煌的发展业绩沉重的历史脚步
下一篇:旧作新编:信息文明——人类梦想、精神家园、人类未来的希望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2 钟炳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