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从朗费罗的记忆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反思

已有 3134 次阅读 2011-7-19 13:21 |个人分类: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社会, 民族文化, 社会文化, 民族复兴, 朗费罗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从朗费罗的记忆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反思

 

                  ——从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社会管理体制到社会文化与学术生态

 

                                                  杨文祥

 

我很喜欢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好友鲍海飞的朗费罗诗歌译作《影子》引起了我关于朗费罗诗歌的记忆。

 

年轻时,记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曾译过他的一首诗,题名是《箭与歌》。从此,美国诗人朗费罗这个名字就深深地留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由于时间久远,《箭与歌》这首诗的英文原作和我自己翻译的译文都已经很模糊了,不过这首诗的艺术意境和文学形象却历久而弥新。也许这就是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吧?

 

诗歌大意是:

 

《箭与歌》

 

我射了一支箭,

这支箭飞向了空中。

我的这支箭啊,

有谁的眼睛能够跟得上你迅疾的飞行?

 

我的箭于是消失在远方,

不见了踪影。

 

我唱了一支歌,

歌声飞向了天空。

我的这支歌啊,

有谁的眼睛能够看得见你在空中的飞行?

 

我的歌声于是消失在空中,

不见了踪影。

 

岁月悠悠日月如梭,

我终于找到了我那箭与歌的下落。

 

在一棵古老的橡树上,

牢牢地插着我当年的箭羽。

而我当年的歌声,

深深地埋藏在朋友的心底。

 

当年,这首译作完成之后,我将它与另一首诗歌译作一起投寄到北京的一家文学期刊。不久之后,另一首译作刊出在这家期刊上,刊物编辑作了一两处文字上无关紧要的变动,而这一变动的代价是,在没有征求我意见的情况下,译者竟被换成了别人的名字。而我翻译的朗费罗这首《箭与歌》的译文原作从此便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时,迫于工作与谋生的需要,我正考虑跨专业求学深造,于是也就无暇再追究这一明显而恶劣的剽窃行为了。尽管如此,这件事却成为我年轻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我后来的治学与写作生涯中,对这种发生在我与刊物之间的故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尽管生来愚钝,经过在这污泥浊水中几十年来的摸爬滚打,我终于认识到,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哪一个人个人的和具体的不幸,而是当代中国学者别无选择地置身其中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术-文化生态灾难。而这一灾难性、社会性的学术文化生态又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方面的某些历史缺陷与当下社会管理体制某些根本性、现实性重大弊端的恶性互动所建构起来的空前绝后的“历史杰作”。

 

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原因,使我从20世纪末期起,就开始了结合社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开展对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思考与研究。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社会管理领域的科学管理,对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的改革格外关注,对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对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格外关注,对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世界化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迅速提升,中华文明乘势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格外关注。

 

 

参考文献:

1.鲍海飞.朗费罗-影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46589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466238.html

上一篇: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新儒家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小议
下一篇:国民素养是民族存亡与复兴的决定因素——再议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2 杨学祥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