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厨房的佐料、社会的道德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

已有 3252 次阅读 2011-3-27 23:13 |个人分类: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民主, 社会道德, 民族文化, 现代社会, 民族复兴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

 

               厨房的佐料、社会的道德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

              

               ——读侯成亚先生博文有感

 

                                         杨文祥

 

厨房里的佐料和社会上的道德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事物。

近年来,在各种媒体的新闻栏目里时不时就会出现关于世界各地考古新发现的报道,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关于石器时期的人类在烹饪时用什么佐料的重大发现。具有至少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尽管古典文献汗牛充栋,可是似乎也未见到关于前文明时代社会道德方面的任何记载。可是在现代社会,只要下厨房,就避免不了与佐料打交道;要想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安身立命,就不能不懂得并遵守这一社会的伦理和道德法则,否则就寸步难行。

佐料和道德是社会属性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决不会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可是侯先生在他的一篇博文里不但把二者联系了起来,而且做了具有相当深度的社会考察和理论思考。

在这篇博文里,侯先生用烹饪菜肴的佐料和原材料的关系比喻道德与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用这一比喻,侯先生准确而形象地说明和分析了“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二者之间的利弊关系,阐释了在二者之间作如何取舍的道理之所在。

本人不揣愚陋,在侯先生立论的基础之上稍作一下引申。

在本人实在有些迂腐的眼睛里,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之下,无论是所谓的“德治”还是“法治”,实际上都是封建政治的历史文化遗存——“人治”为前提的。因为“德治”也好,“法治”也罢,都不过是特定的治理手段,手段的背后,必有“治国之人”的存在。这样一来,既有“以德治国”的圣明君主,必有感恩戴德山呼万岁的子民;既有制定“王法”的威权帝王,必有“人随王法草随风”的“法治”之下治理得百依百顺的“蚁民”。因此,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从来都不缺乏“以德治国”的君主,更不缺乏“以法治国”的帝王,唯独缺乏的就是建立在社会平等这一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民主法制体制和相应的政治文化环境

显然,积极主动地创造历史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清除封建政治文化的历史遗存,建设具有现代文明意义的民主法制制度,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完全彻底的现代化转型不但是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的法制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和现实基础。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就是说,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直接社会因素存在于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甚至是把社会分化为极富和极贫两个基本利益势不两立的两大社会群体;二是在双方的利益冲突因调节不力而走向激化的情况下,因无恒产而无恒心,穷则思变一方的铤而走险。因此,通过一系列政策调节,保证全体国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管理的第一要务。国民富裕了,有恒产、有恒心的国民,不但是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和现实保证,同时也是进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现实保证

这样,具有现代文明意义的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最起码要有两项基本任务。其一是在国家宪法层面上构建符合社会公正和政治平等原则的关于公民权力义务的宪法保障。其二是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个人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基础和相应的具体法律保障

显然,要完成我国民主法制制度的完善,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完全彻底的现代化转型,不但要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彻底清除封建文化、政治的历史遗存,更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首先是发达国家的成熟理论和经验。只有在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社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文明和信息时代特征的新道德、新风尚。也只有在新道德新风尚树立起来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社会道德和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制度的良性互动,构成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社会理想坚实的现实基础。

总之,在实现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现代化转型之前侈谈“以德治国”,不是对 “人治”这一封建政治文化回光返照的企盼,就是一种脱离今日中国社会现实的道德空想。在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文明和信息时代特征的新道德、新风尚树立起来之前侈谈“以德治国”,同样如此。犹如厨师下厨,在没有任何原材料只有佐料的情况下,甚至是在连佐料也没有备齐的情况下就许诺给大家端上一桌满汉全席来一样不可思议。

参考文献:

——读侯成亚《读周可真老师关于道德的一篇博文所想到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3197&do=blog&id=42508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426984.html

上一篇:学坛杂俎:怀天下之忧患,叹民生之多艰——贾利军博文品读手记
下一篇:艺林撷英:春意盎然——赫英咏春古绝组诗欣赏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7 袁贤讯 侯成亚 钟炳 吉宗祥 赫英 姜洪洲 肖明华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