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外在的表象都是前所未见,比较诡异,自己处理这两个问题已经耗费大量精力,公司也耗费了大量资源进行支持,然而最后的问题点却极其简单。内心除了感觉“糗大了”之外,还一直在想着自己在面对着两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有可能是是这样的解?如何来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追随刘末鹏的教导,我努力将这两个问题上升到抽象的角度上来泛化它,并让它来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第一个启示是:表象再复复杂的问题可能它的解却是极其简单的。故障在那里,肯定是有个点出了问题。我的问题在于,面对这么复杂的表象我想当然的把问题解想复杂了。这个是心理和心态上的问题。面对未曾面对过的问题,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在所难免,然而要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就必须克服这种心理。高调做事九法里有一条,别人把困难当成是禁区,你要把困难当成是挑战。扯远了,表象复杂的问题背后肯定有一套最基本的线路,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就再把这条线路走一遍,保证不会有任何最基本的遗漏点。
第二个:决不轻言放弃。这点实在是很重要!虽然看起来毫无理性,不是不放弃一定就能得到答案,而是在求解的过程中,你可能就差那么一步没有走,就无法到达那个让人无限向往的解决问题的快感彼岸。在感觉走不下去的时候,仔细审查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努力观察是否还有遗漏点。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写在纸上或者开一个电子表格。做过什么还没有验证什么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有个说法说人的思维意识就像电脑的闪存,只能存储最近做过的2到3个步骤,问题过于复杂的时候就很容易忽略掉自己当初的想法,甚至会造成验证过程出现重复的步骤。如果记录下来,那么你就很容易了解到自己整个过程中那些步骤没有做,那些想法还没有实施,比较不容易漏掉最基本的几个点。
第三个:没有验证切不要轻下妄断。这两个问题都是自己在问题点确定之前自己就把它给否定掉的,那肯定就无法确定最后的解,整个过程都是瞎子摸象,自己也掉入了思维的怪圈。还有一点就是过于迷信所谓的权威,对权威的过度崇拜,几乎让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知道权威也有出错的时候。有句话说,当一个理论被众多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否决的时候,多半情况下这个理论有可能就是正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28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