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arXiv.org拒发论文的编辑惊到我了!
热度 4 2018-11-23 09:13
arXiv.org 网站违背了其基本原则,拒绝了我的一篇预印本论文。难道是贸易战从经济领域都发展到科技理论领域了!我本身以前在这个网站上发表过论文,但是此次我对于前面arXiv.org的拒稿行为至今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我给arXiv投了一篇预印本论文,本是纯粹理论探讨性文章,只是把傅里叶级数引入相对论公 ...
个人分类: 原创论文|1380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碳纳米管的问题-兼评饭岛澄男的研究
热度 4 苏力宏 2011-2-12 21:34
碳纳米管从其发现以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前面有朋友对于碳纳米管提出探讨。我再次把我以前的一些研究分析结果与大家共享。 首先声明我写此文的目的不是贬低碳纳米管的研究,碳纳米管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我对于饭岛澄男老师的取得的开创性成果是很尊敬的,但是他的研究,存在对碳纳米管理论分析不深 ...
个人分类: 石墨烯|102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4
石墨烯问题的一个形象解释
热度 4 苏力宏 2011-2-11 01:03
看到小孩在游乐园玩蹦床,使我对于石墨烯问题找到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 把石墨烯比喻为小孩的蹦床,蹦床内部有六边形网格组成,内部的碳原子是在不停的自由振动的,石墨烯边界的碳碳双键产生的效果类似于蹦床的边界,有边界的约束,这个石墨烯蹦床中的原子在垂直方向振动受到约束,所以它可以稳定存在,这就是我前面博文 ...
个人分类: 石墨烯|6381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科研造假和误判的区分标准
热度 2 苏力宏 2011-1-25 11:28
科研工作是一个艰苦的工作,出现错误和失败在所难免。很多科研人员都存在科研误判和犯错误的问题,但这与科研造假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研误判,他根据的是真实的试验数据,该试验数据开始时很可能误差很大,因为数据数量少,受偶然因素影响也很大。这时作出的科学结论 ...
个人分类: 评论|5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石墨烯层数问题
热度 4 苏力宏 2011-1-9 12:28
我前面博文曾指出今年诺奖石墨烯其很多宏观应用预测是不真实的(具体见诺奖石墨烯问题再释疑),这点得到包括前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位科学家认可,对于单层悬浮石墨烯其稳定存在依赖于边界碳碳键不对称色散应力,而这一不对称色散应力是一个近似常数(实际我们看到的和制得的石墨烯是其电子云已经出现移动和均化后的结果,也 ...
个人分类: 石墨烯|1382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成熟的科研方向选择
苏力宏 2010-11-17 08:39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介绍科学研究如何选题和快速实现科研成功的教导,这些真是正确的么?我们在给后来者培育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么! 如果一个科研成果能快速成功,是表明研究者能力很强,还是意味着课题其实难度很低。如果大家都掌握了好的选题技巧,那不是一个好课题选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发展很快;差的课题没人选, ...
个人分类: 纳米粉体|5917 次阅读|3 个评论
传统理论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的偏差
苏力宏 2010-11-14 16:25
对于纳米材料来说,界面的部分在材料微观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大,是其主要微观结构的特征。界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界面处的化学键不对称收缩,这是鲍林(也是诺奖得主,我是很尊敬的)老前辈们研究过的,鲍林的理论对于纳米材料来说,是有局限的,纳米材料不但存在界面作用,还存在不同多个或无数个曲率界面和相对方向界面 ...
个人分类: 纳米粉体|5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形在纳米颗粒不连续尺度中的体现
热度 1 苏力宏 2010-10-24 09:45
(Mandelbrot)曼德勃罗 分形大师去世,不胜惋惜! 特写一点自己在纳米球形粉体制备过程中对于分形的体会,纳米颗粒很重要的一个特性在于其量子化特征。而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一般在100nm或者纳米性能特征尺寸以下,是无法获得连续尺度的颗粒的。也产生了分形的现象,比如所制纳米颗 ...
个人分类: 纳米粉体|483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1
纳米自组装被神秘化
苏力宏 2010-10-16 23:37
纳米颗粒分散性本质是纳米颗粒必须具有完全封闭的与外界形成的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量子化的特征。实际这是它的很多性质的物质基础。其次除了纳米探针技术以外,现有的纳米自组装技术能可控实现的只有保持纳米粉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高度一致性和均匀性才有实际科学价 ...
个人分类: 纳米粉体|7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