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新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ing 用博客记录成长的历程!

博文

如何实现“铀资源可持续利用3000年” 精选

已有 7674 次阅读 2011-1-8 16:48 |个人分类:核能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核电, 乏燃料, 快堆, 核燃料增殖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核电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视频:http://news.qq.com/a/20110103/000221.htm)。新闻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取得了新突破。这确实是一个领人振奋的好消息,因为没有掌握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中国就不可能大规模核电建设。不过,按我们现有的技术,距离报道中“铀资源可持续利用3000年”的目标还远在呢。

何为乏燃料后处理?

动力堆,也就是核电站,用的燃料是做成一根根的燃料棒的形状。燃料棒中的燃料含有3%-5%浓度的-235,这铀-235就是用来发生裂变反应的元素。核燃料在核电站中“烧”过之后会有0.15%-0.3%浓度的铀-235剩下来,同时也会有一部分钚-239产生。钚-239也是一种核燃料,不过天然元素中没有,需要在核反应过程中产生。这些被“烧”过的核燃料成为乏燃料。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就是把这些“烧”过之后的“乏燃料”进行处理,把里面的剩下的0.15%-0.3%浓度的铀-235和钚-239提取出来,然后再用到动力堆中去利用。这就是“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一种重要的作用:核燃料回收。

       如果能把乏燃料中的剩下的铀-235提取出来,铀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25%左右,再把乏燃料中的钚-239提取出来,铀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17%左右。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在确实提高了铀资源利用率,而且在核废料处理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在一些核能大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苏、英、法就已经分别建立了乏燃料后处理厂,那时候主要还是为军用技术。到了70年代,随着核电的大规模应用,新一批的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厂也相继建起来了。我国在核电大规模应用的前夕掌握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确实是一项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如何实现“铀资源可持续利用3000年”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多多少少有点误导了观众,以为有了“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我国铀资源利用率就能提高60倍。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铀资源可持续利用3000年”的美好愿望必需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与“核燃料增殖技术”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核燃料增殖技术”现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就是快堆。

       快堆的全称叫“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什么是“快中子”?中子是具有能量的,中子撞击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跟中子的能量有关系。不同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只要能量比较低的中子撞击它就可以发生裂变反应,而有些则需要能量比较大的中子撞击才能发生裂变反应。我们把能量比较小的中子成为“热中子”,而把能量比较大的中子称为“快中子”。我们之前提到的,铀-235-233,钚-239都是属于比较容易发生裂变的元素,它发生裂变反应时只需要“热中子”就够了。不过这些元素中只有铀-235是天然存在的,而铀-233和钚-239都是需要人工制造。铀-233和钚-239的“制造”是用“快中子”与钍-232和铀-238发生反应产生的。这些反应都能在快堆中进行,通过这些反应可以实现核燃料增殖,所以成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在天然铀中只有铀-235只占了不到1%的份额,而其余的都是铀-238。我国是“贫铀”国家,却是一个“富钍”国家,如果钍资源得到利用,对我国的核能来说是一大笔丰富的资源。

       把钍-232或铀-238放到快堆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留下的是铀-233和钚-239,再把快堆的乏燃料运到乏燃料后处理厂,把其中的铀-233和钚-239提取出来,然后再运到核燃料加工厂制成燃料棒,这些燃料棒可以用于压水堆,也可用于快堆。如果这一循环得到了应用,铀资源利用率提高60倍就将成为可能。

       愿景固然美好,但路途还很遥远。2010年,我国的快堆才首次实现临界,是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的国家。美、俄、法等国家造在70年代就以实现了快堆临界,并建造了几座示范堆,但由于快堆技术性,经济性等难题,实现快堆大规模商业应用还困难的,而中国的快堆商业应用就更不用说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9092-402341.html

上一篇:小说《人生》读后感——关于爱情与事业的思考
下一篇:USTC, nice to meet you!
收藏 IP: .*| 热度|

11 罗岚 黄庆 杨远帆 刘立 刘凡丰 熊李虎 吕喆 杨广宇 李学宽 唐常杰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