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新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ing 用博客记录成长的历程!

博文

计算机学习漫谈(4)——电子时代的引路人

已有 4445 次阅读 2010-12-6 14:05 |个人分类:计算机漫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电子管, 德福雷斯特, 计算机历史


  从机械计算机进入电磁式计算机,靠的的继电器的应用,而从电磁式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靠的是电子管的发明。我们先来说说电子管的发明吧。
  1883年的一条,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T.Edison)正在他的实验室为寻找电灯泡最最佳灯丝而埋头苦干。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实验结果使爱迪生大失所望,但在无意中他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而产生微弱的电流。不过这一现实并没有引起爱迪生的重视,他只是把它记录在案,并申报了一个未找到任何用途的专利。后来人们称这个现象为“爱迪生效应”。被爱迪生本人忽略的“爱迪生效应”却引起了大洋彼岸的一位青年的注意。1885年,30岁的英国电器工程师弗莱明(J.Fleming)博士坚持认为,一定可以为热电子真空发射找到实际用途。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如果在真空灯泡里装上碳丝和铜板,分别充当阴极和屏极,则灯泡里的电子就能实现单向流动。经过多次实验,弗莱明于1904年研制出一种能够充当交流电整流和无线电检波的特殊灯泡--热离子阀,从而催生了第一只电子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真空二级管。
  然而,直到真空三极管的发明后,电子管才成为使用的器材。真空三极管的发明者是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1873年8月26日,德福雷斯特出生于衣阿华州康斯尔布拉夫斯,并从小随父亲到了亚拉巴马州。他的父亲是该州一所黑人学校的校长,在当时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美国中西部,当地白人是十分看不起他们家庭的,而德福雷斯特也被认为是个平庸的孩子。不过,德福雷斯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20岁那年考试了耶鲁大学,并且在由于服役参加美西战争而耽搁之后,于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当他还在上学时,他开始对马可尼正在开创的无线电报这一新的领域感到兴趣。他的博士论文可能是美国第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毕业后,德福雷斯特首先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实验室工作,不久便发明了电解检波器和交流发射机。1902年,他创办了德福雷斯特无线电报公司,一心一意想要发明出更先进的无线电检波装置,用自己的发明向美国公众展示无线电应用前景。就在研究进展不太顺利时,英国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的消息传来,像闪电一般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德福雷斯特找来了各种制作电子管的材料,开始了电子管的实验。在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德福雷斯特发现把一根导线弯成“Z”型安装到灯丝与金属屏板之间的位置之后,只要把一个微弱的变化电压加到它的身上,就能在金属屏板上接收到更大的变化电流,器变化规律完全一致。这一发明正是电子管的“放大”作用。后来,德福雷斯特又把导线改用想删栏形式的金属网,于是电子管就有了三个“极”-丝极、屏极和栅极,其中那个栅极承担者控制放大电信号的任务。1907年,德福雷斯特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真空三极管(电子管)的发明专利。三级管是众所周知的真空管的基础,由于它能在不失真情况下放大微弱信号,所以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1910年,德福雷斯特采用了费森登的声音播送系统,用其三级管播放了安丽科·凯鲁索的歌声。1916年,他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广播新闻。最后,德福雷斯特把他的真空三级管(或者,他把它叫做电子三级管)以三十九万美元出售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廉价出售),但在他的研制初期,他的日子是艰难竭蹶的。有一个时候,他为了给此项发明筹措多一些的现金,使用了欺骗人的邮件,从而被捕入狱。象许多发明家一样,他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生意人,他的钱财也是左手进右手出。电子管主要用在无线电装置里,它的诞生为通讯、广播、电视等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不过,人们不久就发现,真空三极管除了可以处于放大状态外,还可以充当开关器件,其速度要比继电器快成千上万倍。电子管很快受到计算机研制者的青睐,计算机历史也因德福雷斯特的发明而跨进了电子的纪元。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电子管创造了一个接近一千亿美元的电子工业,并保持了整整一代的发明地位,直到肖克利晶体管的问世,才使它相形失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9092-390859.html

上一篇:计算机学习漫谈(3)-数字计算机之父
下一篇:计算机学习漫谈(5)——阿坦纳索夫
收藏 IP: .*| 热度|

2 唐常杰 吴晓邃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