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an

博文

参考文献,论文写作的重灾区!

已有 9230 次阅读 2017-7-20 17: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技论文事实上是一种对形式要求很高的“八股文”,不管你文章内容如何,先把形式做足,相信你的文章被一些没耐性的编辑直接退的概率会降低很多,至少乍一看,文章架势上对了。笔者做过多年的英文期刊论文投稿审工作,初审论文时发现一些新作者(甚至多年的老作者)最容易犯形式错误的地方当属参考文献。因此,笔者今天仔细地谈一下关于写作中的参考文献问题。首先请大家来对下面几例参考文献找找茬,看看能找出几处形式错误:




[1] Kim, S.H., et al., 2007. Cytotoxic effect of buckwheat(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hull against cancer cells. J Med. Food. ,10 (2): 232-238.

[2] Leung, E. H., and Ng, T. B. ,2007. A relatively stable antifungal peptide from buckwheat seeds with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toward cancer cells. J Pept. Sci. ,13 (11):762-767.

[3] Li, Y. Y., et al., 2009. rBTI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solid tumor cell lines by loss in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and caspase activation[J]. Toxicol. Lett., 189 (2):166--175.

[4] Huangshuang L., 2004. Research progress in Fagopyrum cymosum for treating cancers.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 (1):72-74.

[5] C.J. Zhang, Pointwise convergence of solutions to Schrodinger type equations, Nonlinear Analysis 109(2014)180-186.



能找出20处上吗?以下我们来一一解读,有些错误我们合并在一起指出,比较细致,请保持耐心看完,应有收获。


NO1

第一,参考文献除了有诸多国际通用格式,同时不同的期刊又自成一套模式,导致参考文献在写法容易出现混乱。比如上面的条目[5]及[2],本身写法上问题都不大(有些小问题后面会指出),但这两个条目若作为同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列一起,首先就有一个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我们先要指出的就是上述例子中各处形式不统一的地方。


* 条目[1-4]用的是同一种文献格式,所以得把[5]改成前面4条的样式,并且还得用google学术把条目[5]的109卷的期号也找出来。

* 姓名写法不统一,仔细看条目[1]的Kim, S.H.与条目[2]的Leung, E. H.,名字缩写后变成两个字母,一处两字母间有空格,一处没有。

* 条目[1]和条目[3]的期卷号和页码分别为“10 (2): 232-238.”及“189 (2):166--175.”这里有两处不统一,一处是冒号后的空格,另一个是页码间的减号,165--175之间手多抖了一下。

* 关于刊名缩写:在英文写作中,如果单词缩写了,后面就得加个点号“.”。上述条目[1]中的“J Med. Food.中Journal缩写后需要加一个点。

* 其它还有一些不统一地方,读者不妨按这个思路去排查一下。


笔者寄语


参考文献格式可以有好多种,但同一篇文章中,选定了一种后,则必须要做到每个条目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可能是很繁琐细致的,甚至令作者不以为然的,但在编辑及审稿人眼里,这些是作者的态度问题,可能因此导致了直接拒稿,但编辑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只会来一句基本错误太多。

NO2

第二,英文标点的用法,很多作者从来不区分半角与全角的标点。或许句号能分清楚,因为他们长得不一样,但逗号、分号和括弧什么的基本上就凌乱了。上述条目[5]中“109(2014),180-186.”的全角逗号你看出来了吗(小编排版时发现,微信里面居然无法区分,读者不妨在word里观察一下)?虽然这看上去像是小问题,但如果含有全角英文标点的文章,送到一台不支持亚洲语言的审稿人电脑上出现了乱码,那可就不是小问题了。在标点上作者还有一个常犯的错误是少空格或多空格。大部分英文标点后都要有空格,再开始输入下一个单词,而编辑们常常会发现作者们对这一点很随意。事实上如果你打开word自带的查错功能,它会很快发现你的这个错误,少空格或多空格会被标成黄色波浪线,已经算是基本的语法错误了。编辑在初审时一眼扫下去发现全是这类基本错误,还不趁机直接拒掉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上述条目[1]中“buckwheat(Fagopyrum”有这种错误,括弧前应该有一空格。另外,还有多空格情况,如条目[2]“ Ng, T. B. ,2007”和“J Pept. Sci. ,”以及条目[4]的“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点号和逗号之间不应该有空格。


好吧,听到这里读者们应该有点累了,全是标点空格啊?!的确,笔者认为,英文写作中标点空格注意了,基本语法错误也就少了一大半。


NO3

下面且看第三,条目[4]中的“Huangshuang L.,”是什么回事?笔者一开始看到这个很气愤,参考文献通用格式再多,也只见过名字缩写,没见过姓缩写,名全列的。气愤了一阵后,把这类条目输入谷歌学术,发现谷歌学术也是这么列的,才恍然大悟,作者可能是谷歌学术或是其它文献中直接拷过来的。但这绝对是错误的,谷歌用机器来判断,老外对中国人的姓和名傻傻分不清,咱中国作者也分不清吗?拷过来时总也要修改一下

NO4

第四,上述条目[4]中的“caspase activation[J]”,这里悄悄地在文章标题后面躺了个[J],什么意思呢?估计大部份的新作者都不会明白。早期很多杂志列参考文献时,喜欢对文章类型加以标记,[J]表是期刊论文,类似的还有[B], [M]等。既然参考文献条目[4]带了这个记号,而其它条目又没有,编辑和审稿人会怎么想呢?好吧,我是审稿人我就这么想:这个作者太不认真,这个条目肯定是从其它参考文献里直接copy来的,居然也不调一下……

NO5

第五,上述条目[5]中的“Schrodinger”,就是大名鼎鼎的虐猫专业户薛定谔,学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Schrodinger拼写中o上在是有两点的,事实上很多葡萄牙、西班牙、土尔其等国家的作者姓名拼写中都带有这种特殊字符的,有些是头上多个点或是撇,有些是身上背把剑什么的,有些作者在输入时嫌麻烦就直接用长得最像的英文字母代替了,这问题编辑一般是查不出来的,但很有可能你的文章就送到这个人手里审稿了,编委们处理自己不是很熟方向的稿件,很多时间是从参考文献中找审稿人的(背上冒汗了吧)。

NO6

第六,条目[1]和条目[3]et al. 的用法。参考文献中列出某个条目时,如作者数目过多,可用et al.省略,但到底列出几个作者后再用et al.?这个数目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建议投稿前了解目标期刊的习惯。通常是3个以后省略。

NO7

第七,关于在英文文章中引用中文文献。首先,上述条目[4]最后(页码后)需要加上(in Chinese),显然这一文献原文是中文,然后里这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杂志名称及文章标题名称,这里杂志名称为“中西医结合学报”的拼音,笔者没去考证过是否合适,但如果在该期刊官方主页,或是封面中文名下方有其它的翻译,应该以那里的为准,官方没有给出英文译名时,则惯例是用全拼,也不要缩写。另外,关于文章标题,不建议作者根据中文标题直接翻译,现在很多中文期刊在发表文章的全文中,都会有英文标题及英文摘要,原则上应该以那里的英文标题为准,除非出现像“advanced sex education”这样的雷人标题,但如果一个杂志的英文标题及摘要达到了这等登峰造极的水平,估计也就没必要去引用它了。


文章来源于作者同时发布于浙大学报英版公众号zdxbywb的同名文章,关于关注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8841-1067330.html


收藏 IP: 122.234.244.*| 热度|

7 武夷山 吕洪波 郑学军 章雨旭 张启峰 彭真明 信忠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