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读【僧侣与哲学家】

已有 3998 次阅读 2022-5-11 14:3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僧侣与哲学家】,法国父子俩写的书,译者赖声川。实在话,因为是赖声川翻译的,所以才买来看的,但到手后翻了翻,没有想的那样好,还有一些词汇明显用的不汉语,因而就丢在那了。这次是因为疫情没有新书去读,所以就拾起了这本。

是一种对话式的书,父子两代,父亲是位哲学家,儿子学习生物学之后转向了藏传佛教成了一名僧侣,整个书就是讨论佛教哲学与科学两人三论。我在想应该再安排一个妈妈的角色,父习哲学形而上直至本质儿习佛法直至空灵而母习科学更关心真实,这样也符合一个家庭常见的结构,父亲常怀理想儿子常怀空想,而只有妈妈关心具体的生活。

书中观点有些零乱,并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比如人是否有灵魂,动物是否有灵魂,意识是否可以传承(藏传)佛教认为灵魂是可以传承的,就像是河水,每一地的河水不是相同的,便却是想通的,有些像依次点燃的灯,体育现场形成的人浪。

意识是不是一种神经学,靠化学和电学的反应就可以形成。世界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

为什么你无法理解佛教,因为你不在体系内,同样的,你也无法让一个原著民理解科学,相同的道理。(联想一下还有人相信打了疫苗之后身体会有磁性呢。)

海森堡还是德布洛依讲过(?),原子以下人类是无法理解的。(波粒二象性就是人类无能的体现,特别对于隧道显微镜)

“古典哲学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意念有纪律,现代哲学焦点大多放在理解心智的运作,而不是改变它。”

超级同意下列观点:“如果我们说机器下棋可以赢了人类,只能证明进行数学性的计算是不需要意识的,它可以玩,但是它完全不知道玩耍的精神,它可以预估未来,可是它无法为未来忧愁,他可以纪录过去,可是它永远无法为过去产生喜悦或悲伤,它不知道怎么哭怎么笑。”

这种书总是像条理不清似的,当然了,我亦明白这是一种文体,源自苏格拉底或者论语,一样可以讲清楚问题,但总是有些别扭。小友在读熊逸,不断的感叹写的好,就是思想和文字像河流一样在流淌,中间有些石块便是好景色,但你总不能是沼泽地,混沌、泥泞这种书写方式便是总让人觉得不流畅,每步都要绊绊磕磕的,阅读体验就差很多了。

老先生的文字水平远没有名气那般大,或者说编剧的长处并不是文字(但老舍、曹禺、汪曾祺不都是文字大家吗?)。举个例子:“一切的结果都是痛苦的幻灭,结合上下文一读,本应该是一切结果都是带着痛苦的幻灭那意思是都是痛苦中的幻灭,而不是幻灭了痛苦。但译文读出来的意思不对,没有原文对照,所以只是个揣测。还有个小错误,将能量守恒定律译成了能量不灭定律,意思没错,只是不是通用的说法,我们通常都讲能量守恒物质不灭。说明老先生科学知识有些欠缺。

书的内容有些乱,文字又没有期待的那么好,但立意和书中的观点还是值得推荐的,因而给了三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338035.html

上一篇:请留我在读书会
下一篇:多种多样的生活有多种多样的解读
收藏 IP: 183.230.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