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连载之三)
蒋高明 2021-2-6 08:48
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连载之三) 蒋高明 刘美珍 李彩虹 郭立月 原寒 徐子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载中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38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连载之二)
蒋高明 2021-2-5 08:04
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连载之二) 蒋高明 刘美珍 李彩虹 郭立月 原寒 徐子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载中国生态学会主编《中国生态学学科 40 年发展回顾》,科学出版社, 2020 , pp.173-187 2 中国植 物生态学40年发展历程 2.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1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连载之一)
蒋高明 2021-2-4 08:11
蒋高明 刘美珍 李彩虹 郭立月原寒徐子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载中国生态学会主编《中国生态学学科40年发展回顾》,科学出版社,2020,pp.1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36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什么是食物公里?
热度 5 蒋高明 2021-1-31 16:10
什么是食物公里? 蒋高明 数历代粮食运输能力,当属今天,不要说汽运、轨道运、航运、海运,连空运都出现了,食物运输的距离原来越远,不仅仅是为了战争需要,更是和平年代常见的经济行为了,已经实现了食物的全球一体化。然而,这种食物全球化隐藏的背后危机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人类正面临工业化农业的严重挑战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77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5
食物防腐剂利弊谈
热度 3 蒋高明 2021-1-30 15:30
食物防腐剂利弊谈 蒋高明 (一)食物防腐剂的种类与作用 工业革命强化了人类的制造能力,在食物加工领域也不例外。由于食物加工有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生产的食物越来越多,运输距离越来越远,食品保质期越来越长,对于这一切,人类是怎么实现的呢?这一功劳非防腐剂莫属。传统食物加工中,人类能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766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四):古人办法多
蒋高明 2021-1-26 08:49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四): 古人办法多 蒋高明 本文载《百科知识》2017年第13期 在古代农书上,人们对杂草并非深恶痛绝。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描述古人锄草劳作场面的,这种技艺至今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尤其是在我国偏远山区。对杂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28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三):杂草从何来
热度 1 蒋高明 2021-1-25 08:00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三) 杂草从何来 蒋高明 本文载《百科知识》2017年第13期 农田里的杂草是哪里来的?其实,它们原本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农田的主人,只不过人类将草原、森林或湿地开辟成农田以后,大部分本地植物尤其是乔木、灌木和湿地植物被迫迁移或消失,那些不愿意离开家园的便留下来,成为了杂草。杂草不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62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二):恶草十大家
蒋高明 2021-1-23 08:26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二) 蒋高明 恶草十大家 在全球范围内,杂草种类虽多,但大都并不难于治理。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 有 10 种, 它们是香附子、假高粱、节节麦、早熟禾、水花生、水葫芦、豚草、大米草、毒麦、加拿大一枝黄花。这些杂草适宜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在世界上广为分布,难以防除,为世界大多数国 ...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46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一)
蒋高明 2021-1-22 15:41
农田杂草知多少(连载之一) 蒋高明 本文载《百科知识》,2017年第13期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防治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3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谁在垄断种子?
热度 1 蒋高明 2021-1-19 07:56
谁在垄断种子? 蒋高明 几千年来,农民种地留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农民就是天生的育种专家,他们往往把那些个头大,整齐、没有杂质的种子提前晒干,找安全的地方储存下来,其余的才作为食物。农民种地留种就成了习惯,成了常识。长此以往,栽培品种不断优化。现代育种专家做科学试验,培育优良品种,其前期材料大都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02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