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由圆明园事件所想到的 精选

已有 6025 次阅读 2007-10-7 16:05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由圆明园事件所想到的
蒋高明 本文发表在《绿叶》86(7): 18-19, 2005, 题目有变动

        沸沸扬扬的圆明园铺膜事件尘埃落定:7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通过了清华大学所做的环评报告,要求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必须进行全面整改,包括对圆明园不再铺设防渗膜,改用天然粘土层(原本就存在的)防渗;部分区域已铺的防渗膜应全部拆除;湖岸不能再铺设防侧渗膜。这就是说,引起严重争议的那层膜,在科学评价面前,再也留不住了,压在人们心头100多天的那块石头似乎是可以落地了。

        这次圆明园生态和文化保卫战的“胜利”来之不易。其实,这本来就是个简单的生态学常识,却需要我们兴师动众去证明。人们不禁要问,大家从中学就开始学的那些生态学知识那里去了?从清华大学接手圆明园环评、在湖底安装测渗装置那天起,科学界就在验证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水向低处流。

        我们早在各种场合下呼吁过,圆明园的问题不是水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生态、历史和文化问题。如果国家决心要圆明园遗址,那么,水就不成问题;如果要一个普通的大众公园,能够在人造湖面上“荡起双浆”,那么,水就远远不够了,需要铺膜,甚至买水用来供游客划船,只要有利可图就行了。由此看来,圆明园铺膜的真正动机是利益驱动。目前社会上许多不合理工程,在明白人眼里一眼就看出问题,可都在热火朝天地干着,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吸引,谁还热衷搞下去?

        圆明园事件,是个典型的打着生态保护的旗号破坏生态,打着文物保护的旗号破坏文物的做法,要不是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家两个亿花出去,买回来的就是个面目全非的圆明园。圆明园这场“浩劫”,使西区大量的本地乔木和灌木,还有许多驳岸文物,遭受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0年后最大的一次破坏。耻辱啊!如果第一次破坏是因为国家“落后了就要挨打”,那么,这次则是我们自己的“管家”破坏了她的凄凉之美,还要赔上大量的国家经费。两个亿可以在贫困地区建100个“希望小学”;或在浑善达克彻底恢复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1000平方公里,并保持不反弹20年(为牧民发工资看护)。

        如果上一次破坏是因政治、军事和经济落后,而这次圆明园毁坏是什么因素落后呢?是管理者生态和文化上的意识落后而已,是要利益而不要文化。圆明园遗址的植被和文物竟然侥幸躲过了破坏性残烈的“文革”,却差点没有躲过倡导文化和文明的新世纪,而这一天离“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召开只有短短的三年!

        因此,圆明园事件不同反响的意义就在于:

        第一,这是一起由学者发现、公众参与,政府和科学家经过认真分析评估,并得出科学结论的一次生态环境保卫战的胜利。她向世人展示,在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下,环境再也不是“软道理”。这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大踏步向文明迈进的一个最强音。一个敢于说“不”和承认“不”的民族才是最让人感觉到力量存在的民族。

        第二,圆明园环评的胜利,昭示着那些没有经过环评或者“轻松”过环评的项目,那些以牺牲纳税人利益,匆忙上马的工程,决策者要承担责任的,视国家法律于不顾的做法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重大工程再也不能凭决策者“拍脑袋”就定下来了。

        第三,圆明园风波检验了有多少环评单位是在“混饭吃”,从起初某大学不敢接手环评,到清华大学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出了符合科学的环评报告,两家的做法存在多么大的反差啊!从这个事件中,建议国家环境保护局,有必要对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淘汰那些不称职的“东郭先生”,还环评的严肃与公证。

        第四,今后我们需要防什么样的漏?圆明园工程,用来文物和生态保护的费用真的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么?如果塑料膜在原产地是7元/平方米,而工程实施时是28元/平方米,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有21元/平方米的费用不知去向。圆明园到底是水在渗漏,还是国家投入的经费在“渗漏”?铺在湖底的那层膜易揭,而存在人们心头的疑虑这层隔膜难消。作为纳税人,我们建议国家兴“问责机制”,为纳税人的钱讨个公道。

        总之,圆明园工程是个“倒霉蛋”,要不是有人发现,她可能就“混蒙过关”了。不过,奉劝那些侥幸过关的当事人,国家的利益毕竟高于一切,用牺牲纳税人的钱来满足私欲的做法是危险的。中国只有一个圆明园,但是,中国绝不只有一双眼睛。我们呼唤那些“铁幕”下的工程,早日成为真正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的“阳光工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8490.html

上一篇:人工纯林问题出在那里?
下一篇:The terrible cost of China’s growth (part two)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