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火炬树入侵的新证据 精选

已有 8014 次阅读 2007-8-21 00:38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火炬树入侵的新证据

蒋高明

        2004年,笔者在北京发起了一系列呼吁,在我们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北京六大造林绿化树种的火炬树实际上具有潜在的入侵能力,应当将该物种从北京六大造林物种名单上拿下,列入国家的有害入侵物种黑名单。当时,笔者指出的该物种潜在入侵能力表现在:其一,火炬树一旦大量繁殖,去除困难,就会形成入侵物种,后患无穷;其二,火炬树自身的分泌物质会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围绕这些核心观点,笔者以及其他媒体的报道文章出现在包括《人民日报》上,最终北京高层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但仅是在四环路不种而已。
        文章发表后的争议是很大的,有关部门光专门的讨论会就不下五六场,一些意见针锋相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上去看,输入“火炬树”就可以看到。
        2004年2月7日,《科技日报》发表记者郑千里文章:“火炬树属入侵物种大量种植凶多吉少”,文章采访笔者观点。针对北京绿色奥运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忧患与对策建议。3月2日,《北京科技报》记者杨猛采访笔者,就北京城市绿化大量采用火炬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采访,并约稿1篇,文章"北京城市绿化慎用火炬树"于3月10日封2版发表。
        同年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专报信息》以“中科院专家提出北京绿色奥运建设慎用火炬树”为题发了内参,文章开头指出:“针对北京绿色奥运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蒋高明研究员提出了“北京绿色奥运慎用火炬树””,以下全文报道了蒋高明研究员的观点。该内参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做出批示:“请歧山同志参阅,陈至立, 2月27日”;北京市王歧山市长批示为:“请同志华、有成阅示,分告园林局、林业局(找专家听取意见),结果告我,3月2日”;牛有成副市长批示为:“请希友同志阅并组织专家论证一下,得出科学结论, 牛有成, 3月3日”;刘志华副市长的批示为:“请园林局会同林业局一起研究并上报,志华, 3月4日”。
        同年3月11日,在当年召开的北京市两代会上,蒋高明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代为起草的建议“绿色奥运慎用火炬树”由中国生物多样性基金会理事长、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提案获有关领导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的批示为“请歧山市长阅,认真研究专家们的建议”;北京市长王歧山的批示为“请园林局长认真研究答复”。目前,北京园林局已接受我们的建议,在四环路内停止使用火炬树。
        同年3月14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37期发表记者赵永新文章“有关专家指出北京城市绿化应慎用火炬树”,文章引用蒋高明研究员观点。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系内部刊物,系由人民日报选出的重要消息供领导人参阅使用。
        同年3月16日,《Beijing Today》记者杨榕采访笔者关于北京绿色奥运建设期间,警惕外来种类入侵的话题,以英文对外报道。
        同年3月18日, 《人民日报》第16版发表笔者文章“火炬树蔓延危险‘反客为主’现象令人担忧”。在植物方面,风眼莲、大米草、紫茎泽兰、北美豚草、飞机草、微甘菊等已经成为公认的入侵物种,国家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
        最近,时间到了2007年7月25-8月2日,笔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火炬树作为入侵物种的新证据,即它与另外一个臭名昭著的来自美国的亲戚美国白蛾可“共生”,相互勾结,对本地种构成极大危害;2004年我们在北京郊区调查时,我们没有发现实生苗,这次发现了火炬树的实生苗。至此,关于火炬树是否为入侵物种应当有个结论了。北京四环以外的山上,我们还要继续种植火炬树么?
        这里,我同时将2004年发表的有关火炬树文章,放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请读者明鉴。下面是最近我们在野外实拍的火炬树与美国白蛾“狼狈勾结”的图片,以及火炬树种子飞落形成实生苗的图片。









上三图:火炬树与美国白鹅狼狈勾结,入侵危害雪上加霜;下图,火炬树的实生苗,庭院里的不速之客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6251.html

上一篇:贴标签的专家和社会专家
下一篇:火炬树属入侵物种大量种植凶多吉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