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以生物多样性理念提升“绿色奥运”内涵 精选

已有 4330 次阅读 2007-6-21 23:29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生物多样性理念提升“绿色奥运”内涵
蒋高明

        2008年奥运会到了到计时阶段。目前,北京绿化与美化也加快了建设步伐。然而,在“绿色奥运”建设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人们过多分强调了速生种与外来种,而忽视了在山区依然“默默无闻”的本地种。这样造成了的结果要么是生物入侵,要么是物种太娇气了,需要耗很多的水与资源,如洋草坪带来了物种单一、消耗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和容易产生病虫害等。最关键的是,由于强调速生,难以形成特色树和古树(北京大量种植的是中国北方苗圃里常见的商品种)。一些树木只能活30-50年,如杨树、泡桐。在北京郊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发育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多样性,例如百花山、雾灵山有高等植物1400多种,是北京值得骄傲的自然财富,是比人工建造的文物等遗产更加宝贵的自然遗产,伦敦、纽约、巴黎、柏林、俄罗斯等首都都不具备山地这一生态景观类型。对于这部分大自然赋予的财富,我们还缺乏高度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就容易被人遗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绿色奥运”建设中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一是环境污染的控制;二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六朝古都,北京灿烂的文化与她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密不可分。例如北京城区分布有22816株古树、郊区有1.8万株古树,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生物多样性遗产。今天的北京能否为后人再留下更多的类似财富,要看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科学规划。北京应当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生物多样性未被重视的严重现实中采取果断措施,规划要具前瞻性、继承性、战略性。大自然赋予了北京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自然遗产,这是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北京的绿化、美化、香花、净化、文化、特色化都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建议,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提升北京“绿色奥运”内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提升京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能力,使其与国际接轨。加大保护区建设的力度,对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加强基本设施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要在专家指导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当地社区的行为(如不砍柴、不砍树、不偷猎);指导农民在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绿色产业。对没有建立保护区但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地方,要抓紧建设自然保护区。组织专门的队伍争取国家级、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使首都成为现代化、生物多样化、自然化、文化共存的城市。京北地区地貌多变,山多、水多、林多,自然风景多,名胜古迹多,土特产品多,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京北共有旅游景点60余处,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起来,退化的山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借助自然力得到恢复。

        第二,在北京城市的公共绿地,尤其新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绿化应加大本地种类应用。本地种是指城市没有建立之前自然分布的种类,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本底。以树木为例,北京的本地种有辽东栎、核桃秋、白桦、山杨、枫杨、棘皮桦、大果榆、糠椴、紫椴、元宝槭、栾树、油松、白皮松等。树木生长有各自的规律,寿命长短不一,从几十年到几千年。如果一味强调速生,很快见绿,那只好三五十年就更换树种,不可能留下古树。一个城市要形成很强的风格,最好的做法是规划好了长期保存,越久就越值钱。承德避暑山庄的设计者康熙皇帝,在建庄之初就下令将山区的植被完整保留,尽量不引进外来种。即使到了嘉庆年间,需要补栽树木,也是从山庄外的自然植物群落中选择树木。他们选择的树种竟是被当今生态学家称为北方落叶针阔叶混交林的两大当家树种——槲栎和油松。

        在北京强调种植本地种的理由是:1) 反映北京城市的生态特色。一个城市当家树种是外来种类或速生种类,就失去了特色;2) 反映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英国人也很喜欢中国的银杏,但他们不会将银杏作为他们的行道树;相反,带有殖民屈辱历史痕迹的英国梧桐、法国梧桐在中国许多城市大行其道,且被人引以为荣。这种现象应当不能继续下去了。3) 丰富文化多样性,留下古树。北京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城市,是六朝古都。古都需要有相应的生物多样性搭配才能符合古香与古色。一些树木应当能够成为古树,而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本地树种恰恰都是长寿的。加拿大的杨树及其杂交种一统天下,天下树木都姓“杨”,北京也不例外,已将首都机场的高速公路建成“杨林大道”,这个问题不能不使人发思。要建设文化与传统共存、现代与自然共存的国际化、现代化与文化的首都,所有这些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问题该是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新规划的“奥林匹克公园”的物种选择需要经过生态学家的论证,要强调本地种,强调发展“城市森林”,还要注意这些植物能够吸引动物。一些外来种如火炬树等的使用一定要小心。这些外来种除其能够迅速提供绿色外,生态与文化的价值是不高的,而潜在的危险却很大。在动物上我们都知道了“食人鲳”的危害,但在植物方面,许多外来种同样是相当危险的。

        第三,庭院生态设计也要注意生物多样性的利用问题。庭院、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等更适合种植北京周围山区的本地种类,除了上述乔木外,丁香、金露梅、银露梅、忍冬、六道木、鼠李、毛榛、荆条等灌木,羊胡子草、白羊草、各种不同季节开花的草、加上被人们当作“杂草”除掉的草本植物都是理想的材料。20世纪初的燕京大学校园就从百花山引进400多种植物,不能不佩服当时设计者司徒雷登独特的欣赏眼光。

        目前,北京的城市逐渐被许多铁栏杆圈起来了,如家庭的阳台,马路上的隔离栏杆,甚至出租车里,这些铁栏杆给人以“监狱”的感觉。而一些藤本植物的巧妙利用,就可消除这种不愉快。如忍冬科的金银花春季可赏花(花有黄白二色,故名金银花)、夏季可增立体空间的绿、冬季也不落叶,增加了首都冬季的绿;其花还是著名的药材,还可招引蜜蜂等许多昆虫甚至鸟类。最关键的是,绿色与花色增加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城市美。

        再如建筑,由于我们没有给鸟儿留一些筑巢空间,或者为了保护建筑(尤其古建筑)有意将鸟儿用铁丝网隔离,造成了与人类最亲近的燕子找不到地方搭窝。古人境界里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如果北京在本次绿色奥运期间,能够采取一个具体的行动,将燕子引回北京,将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

        上面谈到的是绿色奥运的一些很直观的东西,是具体的“硬件”建设,实际上绿色奥运重在内容而非形式。提升绿色奥运水平最重要的是“软件”投入,而相对于“硬件”建设来讲,“软件”水平的提高更是长久的、意义深远的。绿色奥运不是给外国人看的,而是为了中国人自己的。一些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新理念的提升才是最根本的,在生活中贯彻爱护生命、爱护环境、尊重文化、平和心态、关注人类共同家园,并将这些意识具体到接人待物的一些“细节”而非隆重的场面,才是北京绿色奥运建设的真正内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3579.html

上一篇:让北京成为一座森林之城
下一篇: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