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秸秆变肉”可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已有 3430 次阅读 2021-4-21 09:06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秸秆变肉”可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蒋高明

据《吉林日报》4月13日消息,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启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建设承载粮食安全及秸秆废弃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该省制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全省肉牛发展到700万头,再利用“十五五”2~3年时间,实现1000万头。全面推开“秸秆变肉”工程后,吉林力争用2-3年实现饲料化利用秸秆占全省秸秆总量的60%以上。

在秸秆饲料化方面,吉林省将对肉牛养殖场全株玉米青贮按照每吨60元的国家补贴标准进行补贴;对单户收贮秸秆100吨以上的,每收贮1吨秸秆发酵饲料补贴不低于35元;对单户收贮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每收贮1吨补贴不低于65元。

笔者为吉林省的上述做法点赞。“秸秆变肉”是秸秆养牛的形象化说法。早在十五六年前,笔者团队就呼吁发展秸秆畜牧业并亲自实践。当时我们的判断是,被农民废弃的秸秆中含有一半以上的光合产物,其中的元素与能量可以通过反刍动物直接利用。秸秆变肉实际上是向秸秆要粮,增产效果比作物品种改良来得快,且经济效益明显。2006年笔者小组实验秸秆养牛饲料转化效率时,那时的活牛才6.5元一斤,今天涨到18.5元一斤。

牛这种大型动物最重可达1吨,相当于20个成年人的体量。牛肚子大,消耗秸秆非常多。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每头体重600公斤的肉牛出栏时,在10~12月育肥期间,消耗秸秆高达7.35吨(鲜重),是其所增加体重的21倍(按牛犊250公斤计算)。通过生物学的办法,秸秆由废弃物转化成了毛、肉、骨骼,还有大量的牛粪和牛尿。“秸秆变肉”好处很多,特介绍如下:

一是秸秆可以直接变成“大粮食”。利用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能够有效地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年产秸秆9亿吨,其中的至少7亿吨可以用来发展畜牧业。按照每7公斤秸秆转化1公斤牛肉(同时需1公斤精粮)计算,可以支撑的动物鲜重达0.86至1亿吨;可收获的牛肉0.52至0.60亿吨;再按照“5斤粮1斤肉”能值估算,相当于从秸秆中收获了2.08至2.40亿吨粮。这样的农业“增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是秸秆能够变成优质有机肥,反过来促进粮食产量提高,并减少施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秸秆养牛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肥,而有机肥提高产量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据研究,每提高土壤有机质0.1个百分点,就等于释放600-800公斤/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我们在山东平邑县进行的长达15年的实验表明,每亩耕地使用5吨腐熟牛粪,可实现在“零农药、零化肥、零除草剂”基础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在1000公斤/亩以上。 

三是农民在种养等工副业中获益,更愿意在家从事农业。吉林省发挥“秸秆养牛、牛粪养地”的生态循环农业优势,鼓励农民或养殖大户在家门口就业,既满足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肉食供应。目前,我国5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产品自给率特别高。农民满足了自身粮食安全就是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才是硬道理。

四是有机肥还田可促进耕地固碳。工业节能、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被公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根据我们的前期实验结果,有机肥全部替代化肥后,农田变为典型的碳库(−8.8 吨 CO2当量/公顷/年),而全部施用化肥农田则为典型碳源(+2.7吨 CO2当量/公顷/年),即有机农田每公顷每年具有固定11.5吨CO2当量的潜力。我国农田将土壤有机质提高1%,可固碳301亿吨。

五是秸秆过腹还田有利于黑土地保护。长期以来,用于用地不养地,东北地区坡耕地黑土地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土层厚度已从70~80年前的80~10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大量的碳以温室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中;85%的黑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黑土地保护刻不容缓,其中最好的措施是提高并恢复有机质含量。在这方面,吉林省走在了全国耕地保护的前面。

总之,充分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养牛,牛粪来养地,可大幅度替代化肥,保护耕地,还可实现耕地固碳增氮。这种做法对解决东北地区气温低秸秆还田不易降解难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养殖规模上还值得商榷,不是越大越好,不一定都是万头养殖规模,千头或百头的也应当鼓励。要充分考虑秸秆以及牛粪还田的运输半径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1283008.html

上一篇:为吉林省秸秆养牛做法点赞
下一篇:笔者团队技术落地郑州6年后黄土湿地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收藏 IP: 223.104.38.*| 热度|

7 郑永军 范振英 罗娜 文端智 周忠浩 杨正瓴 王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