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tian198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tian1982

博文

工作十年 精选

已有 19192 次阅读 2019-11-9 22: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人自2009年博士毕业,掐指一算,已过十年。十年来,有痛苦有喜乐,有彷徨有执念,酸甜苦辣咸,生活还是过得有滋有味。在此写下本文,写写自己的科研经历,谈谈对科研对生活的一点体会。

说起工作,还要从读书谈起。在博士期间,我主要是做鱼类遗传学分析,具体说是做几种海鱼的杂交,然后进行遗传学分析,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没有高深的技术。读研期间,当时导师还是个小老板,学生不多,有时候还会和我一起做实验,对我的指导也很具体,包括如何阅读文献、如何和外国人联系、如何做PCR、如何做核型、如何使用流式细胞仪等等。后来想想,这个过程也是给我一个很好的科研训练。所以后来我在带研究生时,都尽量带着他们做一段时间的实验,把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现在成为课题组长了,我要求下面的博士,也要给学生具体的指导,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做实验,具体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毕业后,我来到省级水产研究所工作。我是来到这里工作的第一位博士,研究所在我之前从未招过博士,工作也是以应用为主,兼做技术推广等等。一开始,我也是极度不适应。后来想想,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作水产研究,需要有基地,开展养殖试验(国外称为wet lab),也需要有室内的实验分析(indoor lab)。当时的wet lab是有的,科室的病害中心有个实验室,有些实验条件,可以做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就这样,我真正意义的科研就这样上路了。

刚开始,课题组长有些应用性的课题,我就做做这些课题,兼带着做个写手,课题申请、汇报、总结,科室里的材料撰写等等。当时课题组长,什么课题都申请,也要求我去试试省基金、国家基金。那时候,年轻人主持课题的机会不多,省基金、国家基金是个机会,所以我也积极筹备。第一年,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也没什么经验,我就把博士的内容整理了一下,写了个基金递交上去了,后来得到的是3C认证。第二年,我开始反复琢磨:博士期间,帮着导师做了一个小实验,发现有一种鱼(条石鲷)具有性染色体,属于个新发现;当时挺兴奋,后来由于取不到实验材料,就停那里了。工作以后,这边刚好有这种鱼,我就继续进行验证,基金内容就围绕这个发现展开的。这次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提前写好本子,交给博士导师修改,导师也提了很多意见,我都作了认真修改。后来,这个基金中了。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兴奋劲:科研处的一位同事815号晚上打来电话,我预料到可能是基金中了,接通电话,果然是基金中了。谢天谢地谢人。拿到个青年基金后,我在文章方面就有一些积累,基金结题后,虽然我没有再去申请这方面课题,但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做。今年我作了课题组长,这个课题给了课题组一位博士,让他继续做,今年也中了个省基金,这是后话了。

第三次申请是2013年,当时青年基金结题的前一年。当时虽然青年基金做了些东西出来,但单位里觉得这个研究太基础,与应用联系不起来。当时,手头重点是做另一条鱼的育种,也有些积累,我就申请了分子育种方面的课题。由于那一年我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联系的国外导师也是作分子育种的,我也认真读过他的文章和课题,所以我自己是有些思路的。这次申请运气也是比较好,后来幸运地中了。有了这个基金后,我又作了两个省里比较大的专项,也作出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当然现在仍然还在做,有望这几年把进一步的成果展示出来。

再回到2013这一年,我当时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个也是当时很想出国留学的原因。这一年我也把此前联系的国外作分子育种的导师请来做报告,他人很不错,研究做的也很好,不过后来我还是没有去他那里(真对不起这位老兄)。主要原因是我们交流下来,他说他所在的那个研究机构比较偏,开车要1个小时,要住在马里兰州,工作在西弗尼吉亚州,我当时还不会开车;另外,我觉得做分子育种是个很好的方向,但这个不是一个人能做的来的,也需要很高的平台和投入。也就在这一年,在参加中科院水生所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有位做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日本博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我就想去做做生殖细胞移植。在留学基金的支持下,我找到了一个做基础生物学的实验室,主要做棘皮动物的生殖细胞发育,后来我就去了这个实验室。

美国的这个实验室,在波士顿附近的布朗大学。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老板Gary Wessel的为人和管理方式。Gary Wessel是一位非常开明的人,情商很高,他很会鼓励别人,很懂得care别人的感受,Push别人很讲究方式方法,批评别人的方式也比较委婉,很会包容别人。直到现在,我一直以他为榜样,对于课题组成员的管理,尽量学习用他的方式,让课题组成员感觉到自己很重要,鼓励他们勇敢前行,不怕犯错误,不要一味追求正确,Push别人要讲方式,尽量不公开批评人。

在美国访学期间,感觉自己是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由于一年时间比较短,而且做得方向自己又没有多少基础,总体感觉自己科研上的水平上提升不大。在此期间,我又想到了做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实验室,我写信给竹内(我日本的导师,当时是副教授),要和他一起申请JSPS博士后。在20149月,我们就写了个Proposal提交上去了,第一次没有中。第二次申请的时候,我刚从美国回到国内,对之前的proposal没怎么修改,就提交上去了,没想到7月份的时候接到通知,说是中了。当年一共有一千多人申请,命中率10%,我是水产领域唯一一个。竹内得知中了后,也是非常高兴,他说一般是日本前几名的大学和国立研究所才能申请到这样的项目,没想到我们会中。后来,竹内教授也来到国内,和我的单位沟通,多次与单位沟通后,日本之行得以成形。在此期间,单位也保留了我的各项工资待遇,允许我评职称,我也是非常感激单位。

在日本期间,竹内把我当作朋友对待,在科研上处于放养状态,我想做什么都行,来去也非常自由。在研究方面,我和竹内做的内容是无缝对接,但当时竹内教授工作面临变动,我们许多想法没有执行。这段时间里,我就学习一下日本这边的技术,结合我的研究背景拓展一下日本这边的研究;另外,干干国内的一些事情,整理一下文章;基本上三四个月回去一趟,从国内带些样品过来分析。不得不说,这个实验室还有个大老板,Goro Yoshizaki,此君是竹内的导师,做科研是相当严谨,也独具匠心。虽然与Goro没有直接的工作交流,但在他的实验室,有时候与他的学生聊聊,也是收获很大。当时在日本时,我天天梦想着大文章,自己为此也烦恼了很久。没想到从日本离开时,虽然没有获得大文章,但感觉自己将鱼类生殖生理学和遗传育种学知识能够贯穿起来。在这个领域内就很有自信了,觉得自己一定要做自己独特的研究,有独立的思考,而不再是简单的follow。这可能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从日本回来后,我就开始谋划第四次基金申请。在日本JSPS项目基础上,我修改了一下,就提交了申请,说实在的,我对这次申请还是自信满满,但后来反馈的结果,有两位评审人觉得研究基础不够,设计的两个科学问题都比较难,同时做很难完成。今年再次申请时,我围绕一个点来写,和长江所的一位朋友反复讨论,又交给博士导师反复修改,来去数十次,终于得中。

工作十年,出国三载,拿到了基金3个,顺利评上了正高。这个可能在985高校,就是刚刚到评教授的最低门槛,根本谈不到有什么成就。不过到了二本平台,工作十年,没有被很多同学落下,也算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很感激自己遇到的很多人,曾经帮助过我。对于这十年,自己有许多体会,但我只想说说几点,或许对青椒有帮助。

1.     早定方向、潜心科研、不忘初心、定出成绩。这个是王德华研究员博客写的,我不在此赘述。

2.     不拘泥于单位、不拘泥于形式。国家给不同的单位定位,如研究型大学、教研型大学、研究型单位、应用型单位。我们了解这些定位,但并不一定完全拘泥于这个定位。在应用型单位,有机会作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做或者拿出部分精力来做,或者借用别人的平台,去和别人合作。我觉得985高校的水平一般是比二本要高的,但具体到某个学科,某位教授或学者,那也未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二本学校的博士,一样可以不断学习,作出高水平研究。浙江万里学院的葛楚天教授,前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3.     有相对独立的思想。每个单位或者环境都有优点和缺点,多看优点,充分利用;少抱怨缺点,扬长避短。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人生最酷的事情,是把一手烂牌打好。

4.     充分的交流合作。在基金申请的过程中,博士导师给了我很大帮助;另外与国外学者的合作交流,也提升了我的眼界和水平,对于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有帮助。




基金申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379-1205516.html

上一篇:2019年给课题组的第一封信
下一篇:2020年,让我们携手努力,做得更好
收藏 IP: 39.171.7.*| 热度|

47 郑永军 竺奇慧 文克玲 梁洪泽 王宇 杨顺华 张红光 黄永义 马臻 许亚东 黄仁勇 木士春 杜占池 蔡延江 邝宏达 杜学领 张鹰 唐小卿 熊建华 李子波 朱志敏 雷宏江 孙颉 宗宇 张叔勇 徐智优 信忠保 汪育才 强涛 周浙昆 杨绪洪 陈明晓 高绪仁 吕泰省 韩玉芬 尹德强 吕振超 李毅伟 韩金辉 彭真明 吴斌 韩生生 梁星云 戴启权 李东风 唐寿星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