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15昆明会议纪要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15-12-28 13:49 |个人分类:学报研究会纪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清华学报百年, 昆明会议, 姚远报告

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第19次年会纪要

1  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七届二次理事会议纪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七届二次理事会议于2015年12月1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佟建国作的2015年工作总结、理事长颜帅作的2016年工作计划,以及研究会个别会员单位、常务理事、理事的微调;讨论并决定了第19次年会及优秀期刊、论著等颁奖大会的具体程序。42位常务理事、130余位理事出席了会议。

2015年研究会共召开3次常务理事会议、1次理事会议;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科技司委托项目(2014ZC25)“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第19次年会主题“媒体融合与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了科技期刊学研究的论文评奖活动,评出优秀论著金笔奖5名、银笔奖20名、优秀奖42名;协办第十一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9月,西宁),参与主办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12月,北京);组织举办了2期出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完成了研究会换届后的变更和备案等工作;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016年研究会计划召开两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一次理事会议;举办2期出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筹备研究会建会30周年纪念活动;协调组织参加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会议和学术出版学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38届年会;组织第六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和2016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的评选活动;组织召开研究会第20次年会等。

常务理事会议、理事会议讨论了有关组织工作。副理事长兼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曾桂芳通报了研究会的组织工作调整事项:《装备学院学报》《空军预警学院学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学院学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学报》等6家单位申请退会,《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姚树峰辞去常务理事及理事职务,《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的李泽良、解放军理工大学杂志社的徐金龙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学报》的李宗等3人辞去理事职务;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冉强辉辞去常务理事职务,增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王子朴为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马凤毛因工作调动辞去理事职务,增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王又东为理事;《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尹瑞兴因工作调动辞去理事职务,增补《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罗小玲为理事。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钰通报了2015年高级会员的申请事项,分别是:西安石油大学期刊中心吴文桢、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陆珊年、河北大学期刊社乔艳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马殷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王蓉嵘。另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申请加入研究会。根据研究会《章程》和有关规定,常务理事会议、理事会议通过了以上事项。

2 学术年会纪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9次年会于12月11日—12日隆重举行。出席年会的有来自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等编辑出版单位的600余位代表。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李人杰作了《加快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力量》的主旨报告。

年会围绕“媒体融合与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的主题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了多场学术报告,具体报告题目为:丁佐奇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因素分析及启示》;黄崇亚的《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转型研究》;郭伟的《媒体融合下高校科技期刊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刘晓涵的《高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发展调查报告》;张品纯的《科技期刊的三大作用》;颜帅的《形势与趋势展望与创新》;魏晓宇的《基于动态重组的知识服务模式探索》;李寅的《学术数字出版新形态扫描》;姚远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回顾——兼及抗战时期昆明高校期刊》;佟建国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十三五”规划研究》;Charlsworth集团的Caitlin Meadows女士及颜帅的《Trends in STM Publishing: Maximizing Impact》(科技出版新趋势);刘明寿的《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王晴的《编辑部在期刊发展中的作用》等。  

其中,颜帅理事长的《形势与趋势 展望与创新》回顾了“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期刊的成就,展望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科技期刊的战略举措。他提出的“十三五”的举措主要包括:推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综合改革;将网络出版真正置于优先地位;建设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科技信息国际发布平台;编辑技能多样化,编辑工作很有可能分成学术组织、生产管理和宣传推广3个主要环节;科技期刊(服务)好不好,用户说了算。他提出了学术出版的范式创新,主要包括:首先,编辑、出版、营销网络平台的建设,研究数据过程的采集、加工、发布,学术服务的个性化、即时化、多样化,也许是以后学术出版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范式;其次,就学术期刊而言,纯网络期刊会大量出现,网络优先出版将会真正被置于“优先地位”,“升级版”的按需印刷将会逐步推广;再次,第三方的发行服务也将孕育着创新;第四,国际学术出版交流的范式将发生变化;第五,学术出版体制将发生变革。

他认为,20年来,我们的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容易发表的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思想、理论、技术公之于众、公之于世!在这个时代,我们哪些传统的做法还必须固守、还能够固守?哪些范式是能够创新、必须创新的?作为期刊编辑出版者,我们要尽可能地主动建立并驾驭好新的范式,而不能一味被动地接受别人(包括外国人)的范式或在别人建好的范式里行走。

佟建国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十三五”规划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其指导思想是:根据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趋势,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对高校科技期刊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优化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和发展的环境,提高期刊内容质量和出版服务水平,扩大期刊社会影响,使高校科技期刊出版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基本思路是:以提高高校科技期刊内容质量为目标,以优化期刊学科结构为重点,以改革期刊出版体制为动力,按照分类别和分层次管理的原则,促进期刊健康发展;其总体目标是:培育一批精品期刊,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实施高校科技期刊平台建设和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增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基础性工作,通过互联互通,构建区域合作新平台,提高科技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高校科技期刊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引导期刊健康发展,造就一支熟悉学科前沿、遵守国家有关出版法规、编辑出版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科技期刊工作者队伍,为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姚远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回顾——兼及抗战时期昆明高校期刊》,将上海圣约翰书院(1879年创建,16年后的1905年在美国注册为圣约翰大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创刊的《约翰声》(The St.John’s University Echo)双月刊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将《清华学报》确认为我国校名+“学报”、中英文隔期出版的最早学报和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大学学报。截止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76名在岗清华大学两院院士中的63人在学报等11种本校期刊发文915篇,其中383篇是晋升院士前发表的,532篇是晋升院士后发表的,仅在自然科学版学报发文661篇,在自然科学英文版学报发文129篇,合计790篇。这些作品引领了当时的学术潮流,不少为所在学科的奠基之作或代表作,说明《清华学报》在养成严谨学风、促进学科生长和培养高精尖人才,以及扶持学术新秀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摇篮或孵化器的作用。

Charlsworth集团的Caitlin Meadows女士及颜帅的《Trends in STM Publishing: Maximizing Impact》(科技出版新趋势:如何扩大影响力)涉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由同行评议到最终出版的高效运行,为参与各方省时省力;出版的核心过程和同行评议仍然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作者可以使用新工具来扩大影响力;全球化、高质量的英语文章不仅仅来自英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为国际科研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存;某些领域文章数量太多,优选高质文章成为挑战;中国学者在国外期刊发稿数量增长迅速,部分学科稿件数量超过了美国,出版社重视中国市场,要为作者、编辑的全球性合作提供资源,促进了解,以便出版社得到符合要求的优秀稿件;今天科研出版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互操作性。

在会议间隙,研究会举办了“清华大学学报创刊百年”简要展览,交流了《科技与出版》“《清华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特稿”(《清华大学学术期刊简史》(1912—2015)《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在本校期刊发文的初步分析》和《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并以新颖的“中国高校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刊庆”周报的微信形式,连续报道了《清华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的系列活动。在报告人的提议下,与会代表对高校科技期刊的百年辉煌和《清华大学学报》百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本次学术年会聚焦于过去、现在、未来,既有对百年辉煌的知往鉴来,又有对“十三五”的运筹帷幄,既有对高校学报的个性张扬,又有世界视野中的媒体融合全景,可谓立体、全方位的精神盛宴。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亢小玉 撰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946422.html

上一篇:微分符号“d”不要写成斜体
下一篇:姚远2015论著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3 姜春林 徐传胜 zoujinkexue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